长期以来,我校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助力安徽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安徽快速崛起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2011年12月8日,十多家中央及安徽媒体来校,就我校科技创新助力安徽崛起进行集中采访。
近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科学报》等中央媒体及《安徽日报》等省内主要媒体以不同的角度,先后刊文报道了我校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倡导“把论文写在产品上、把研究做到工程中、把成果转化在企业里”,积极为安徽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提供智力支撑的典型做法和经验。
一个“最”字别样情怀
——记“创新报国”的合肥工业大学教授群体
(《光明日报》2011年12月21日1版)
光明日报讯(记者 李陈续)“这是国际上最新的技术!”“这是全国最大的项目!”“这是世界上效率最高的设计!”在合肥工业大学采访,经常听到这样的介绍。脱口说出一个个“最”字的,是那些文质彬彬,甚至有些寡言少语的教授们。
“工科大学当以‘创新报国’为己任,我们的教授在产学研项目中,瞄准的就是一个又一个国际和全国之最。”合肥工大校长徐枞巍介绍。
做外企“最牛”的对手
“这边是‘一汽’,那是‘二汽’。”走进一万平方米的车间,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合肥工大汽车装备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林巨广教授,仿佛完全变了一个人。他说的“一汽”、“二汽”,指的是正在调试的两套汽车变速箱在线监测设备,完成后将分别安装在一汽和二汽的生产线上,替代进口设备。
同事和学生都记得林巨广的一句“口头禅”:“我搞汽车装备就一个想法,那就是中国车也要中国造!”业内人都知道,这话说着容易做成难:全球汽车企业制造设备,绝大部分是欧美和日本几家巨头一统天下,即使民族品牌汽车,生产线也大多是“外国造”。由于事实上的技术垄断,进口生产线价格一直坚挺。林巨广瞄准集成创新的制高点,从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技术和汽车变速器、后桥总成等关键部件装配线技术研究与装备开发入手,废寝忘食地攀登在践诺的征程上。
2006年,合肥工大与江淮汽车创新校企合作模式,联合成立巨一公司,林巨广丰厚的技术积累有了大展拳脚的舞台。他带着团队跑遍国内车企调研,对国内外装配测控手段和产品质量对比分析,发现制约发动机等关键产品质量的瓶颈,是业内普遍存在的落后装配测量与控制手段。他们收集了国内几乎所有相关零部件及性能数据,自制设备,编制软件,研制出包括汽车传动系装配线、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及装备。产品不仅成功应用于一汽、东风、中国重汽、北汽、长城、奇瑞、江淮等国内车企,还昂首进入意大利卡拉罗、美国美驰等汽车零部件企业。
一条生产线上同时自动生产4个品牌、6种车型……在巨一公司,中国自主品牌最大的汽车生产线即将诞生。林巨广笑着说:“有我们在,外国设备就不得不降价,我们就是要做外企‘最牛’的对手。”
造“最前沿”的显示屏
“没错,那是南非世界杯的画面。”在合肥工大光电技术研究院的工作间,摆在桌上的一“页”显示屏引人注目——说“页”是因为它像纸一样薄,说引人注目,是因为它没有电源但显示着画面。吕国强教授告诉记者,这是低功耗彩色液晶显示器,断电已经一年半,“我们就想看看它还能亮多久。”
光电技术研究院是合肥工大为提升创新能力而进行横向联合的第一只“螃蟹”——2002年9月,当时作为国家惟一定点高亮度特种显示器件专业研究单位的华东光电技术研究院,整体进入合肥工大,共同开拓光电领域“创新报国”的新天地。刚从国外回来不久的吕国强,出任研究院副院长,主管设在学校的应用基础科研及教育培训基地。
光电技术及其应用,不仅事关百姓生活,更事关国家战略需求。吕国强和科研团队凭借着专全结合、研需一体的优势和“创新报国”的情怀,承担了包括973、863、国防重点项目等40多项国家科研任务、解决了行业的重大技术难题30多项,为国家航天航空工程、重点国防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国内顶尖、国际先进”,成为光电院成果鉴定的“标准用语”。
更让吕国强自豪的是那间有机电子发光实验室,名为OLED的有机发光显示器,是国际公认的未来替代液晶的前沿技术。吕国强说:“这个行业,我们必须要始终站在最前沿。”
做“最赚钱”的农产品
在工科大学,见到农产品已经十分稀奇,更稀奇的是,农产品生物化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合肥工大的潘见教授,一张嘴便是:“我这里是最赚钱的农产品,一般加工利润率不超过5%,我这里的都在20%以上。”
“你们猜猜这个小瓶值多少钱?”一个直径不过0.5厘米,长度最多2厘米的瓶子,装的就是黄金也不过几千元。“三万元。”原来这瓶子是中药对照品,一个对照品就相当于一个国家标准。过去,这种对照品国内不能生产,从国外进口,价格贵的可不止一倍两倍。
潘见教授领衔的科研创新团队,率先开展天然产物功能成分的高效分离技术及应用研究,批量制备出银杏酚、银杏内酯等50多种高纯物质,其中30余种已用作国家中药标准对照品,打破了国外垄断。他们还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银杏类单体天然药物,制成的“银杏内酯B注射剂”已经进入国家一类中药新药审批的最后阶段。
果蔬加工、休闲食品、香精香料、现代中药……潘见和他的团队已经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成功率从30%提高到80%,重点服务的企业20余家,辐射近百家,越来越多的农民在享受“最赚钱”的效益。
当“最牛气”的产业排头兵
合肥工大的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是全国唯一一个专门从事光伏系统技术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的基地,是公认的产业“排头兵”。
“光伏中心有今天的成就,靠的就是几代人创新报国的不懈追求。”在琳琅满目的产品展示大厅里,看着一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设备,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晓安介绍。光伏中心的前身,是成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学校能源研究所,留德归来的余世杰教授和何慧若教授夫妇为核心的科研团队,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拉开了中国人进军太阳能光伏系统技术的科研序幕。三十年,几代人,在包括太阳能在内的各类新能源与节能技术领域,完成了包括国家973、863在内的500多个科研项目,转化的成果占据国内光伏发电关键设备产业80%的技术市场,为中国成为世界光伏产业第一生产大国和第一出口大国,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在科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借助产学研一体的大平台,光伏中心自觉为中国光伏产业提供技术、人才支撑——中心共建产业化基地12家,其中5家已先后在国内外证券市场挂牌上市,还有两家即将上市。
一个“最”字,别样的情怀——合肥工大党委书记李廉告诉记者,作为以工科为主的高校,合肥工大一直具有“工业报国”的传统,进入到新的时期,“创新报国”更成为知识分子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原文网址: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1-12/21/nw.D110000gmrb_20111221_3-01.htm
研究做到工程里 论文写入产品中
——合肥工业大学已成安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中国教育报》2012年1月14日2版)
中国教育报讯(记者 俞路石)备受关注的新能源汽车研发最近取得新突破!新年前夕,由合肥工业大学与安徽江汽集团联合组建的新能源汽车工程研究院陆续向合肥市场推出1000辆第二代纯电动轿车。这是合肥工大主动对接创新区域、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所取得的又一喜人成果。
“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尤其是为安徽经济助力,是合肥工业大学的己任。”合肥工大校长徐枞巍说。据统计,目前安徽省工业类科研项目的1/3在合肥工大完成,合肥工大有1/2以上的科技成果转让在安徽。2008年以来,合肥工大与安徽省内企业签订产学研用合作项目1646个,总经费达3.4亿元。该校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安徽经济发展的“引擎”。
贴近“农”字做文章
提高农副产品利润率,让农民尝到实实在在的甜头
“你们猜猜这个值多少钱?”在农产品生物化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潘见教授指着一个小小的瓶子问道:“你可不要看它小,就这里面的东西,至少3万元!”
潘见所说的,是他们提取的银杏药物对照剂,“过去,我们国家没有,只能靠国外进口,那价格可高了去了,现在我们能做了,就可以节省下很多钱。”近年来,这个研究中心批量制备出银杏酚、银杏内酯等50多种高纯物质,其中30余种已用作国家中药标准对照品;2006年,他们成功研制世界第一个银杏类单体天然药物、也是安徽省多年来唯一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中药新药“银杏内酯B注射剂”,并获2009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
本来,合肥工大是一所以理工类为主的学校,农产品加工不是他们的强项。“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我们理应主动融入,为国家的农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合肥工大副书记、副校长庆承松说。从蔬菜加工到药物提取,合肥工大农副产品的研究成果把利润率从不到5%提升到20%以上,使中国农民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
围绕“中国制造”做文章
让中国人制造的汽车,出现在中国的生产线上
“外国人造车,中国人也造车。为什么中国人造的车要用外国的牌子?我就是不服气!”说这话的,是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合肥工大汽车装备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林巨广。
林巨广和他的团队围绕汽车制造业这个大课题,通过对国内外装配测控手段和产品质量的对比分析,发现制约汽车发动机、变速器、驱动桥等关键产品质量的瓶颈,是汽车业普遍存在的落后装配测量与控制手段。于是,他们收集了国内几乎所有车桥减速器、发动机变速器的零部件及各种性能数据,自制设备,编制分析软件,研制出包括汽车传动系装配线、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等汽车传动系制造关键技术及装备。经过推广应用,产品成功应用于中国一汽、东风汽车、中国重汽、北汽、长城、奇瑞、江淮等国内主要汽车生产企业,还成功打进国际市场,进入意大利卡拉罗、美国美驰等汽车零部件企业。
“汽车对我国来说是新兴产业,我们就是要让中国人制造的汽车,出现在我们自己的生产线上!”林巨广说。最近,他们为江淮汽车公司安装的整车焊装生产线,一个小时内可以生产60辆车,并同时可以组装六款不同车型,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瞄准世界前沿做文章
在各国研发竞争中,抢占下一代显示器技术的制高点
在合肥工大光电技术研究院的工作间,摆在桌上的一“页”显示屏格外引人注目。它不仅薄得和一张纸的厚度差不多,而且上面还赫然显示着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画面。“没错,这确实是那个时候的画面,现在已经断电一年半了,我们就想看看它还能亮多久。”吕国强教授指着那个名为低功耗彩色液晶显示器的“纸”告诉记者。
低功耗彩色液晶显示器已经被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是下一代显示器,各国都在加大研发力量,抢占“制高点”,2002年9月,合肥工大与华东光电技术研究院联合,通过自主研发、联合攻关、共同申报项目共建了“特种显示技术国家工程技术中心”,成为国家定点承担特种显示器件的专业研究院以及我国唯一的机载(彩色)显示管专业研究单位,承担了包括“973”、“863”等40多项国家科研任务、解决了行业的重大技术难题30多项,为国家航天航空工程、重点国防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国内顶尖、国际先进”成为人们对这个研究中心的普遍印象。
“前不久,被大家认为在这个领域研究水平最高的美国一个代表团来我们这里参观,看到我们的成果,简直惊呆了。”吕国强得意地说,“我们要做就要做最好的!”
“把研究做到工程里、论文写入产品中、成果转化在企业里,这是我们的一贯追求,合肥工大作为以工科为主的高校,将在工业报国的实践中,作出更大的努力。”徐枞巍说。
原文网址: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2-01/14/content_58307.htm
合肥工大:与创新区域“零距离对接”
2011年12月22日《中国科学报》B1版大学周刊
中国科学报讯(记者 蒋家平)近日,由合肥工业大学与安徽江汽集团联合组建的新能源汽车工程研究院陆续向合肥市场推出1000辆第二代纯电动轿车。这是该校主动对接创新区域、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所取得的又一喜人成果。
据统计,目前安徽省工业类科研项目1/3在合肥工业大学完成,合肥工大有1/2以上科技成果转让在安徽。2008年来,合肥工大与安徽省内企业签订产学研用合作项目1646个,总经费达3.4亿元。该校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安徽工业的脊梁”。
找准协同创新“结合点”
科技创新具备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再到市场营销、形成规模经济的完整链式结构。“在这一创新链中,任何一个创新单元都不可能从上游一路做到下游,包打天下。”合肥工业大学校长徐枞巍说,“我们坚持‘以应用性研究为主’的科研特色,大力倡导‘把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到工程中、成果转化在企业里’,在行业、区域经济发展中找准结合点,为社会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为此,合肥工大近年来大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先后与安徽省16个市,及省国土资源厅等行业主管部门、年销售额30亿元以上大型企业,建立了三个层面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服务覆盖面遍及全省。
2008年10月,安徽省实施“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后,该校又率先响应,发布了《自主创新行动纲要》,围绕安徽省提升支柱产业创新水平和培育新型产业的需求,选择汽车及零部件、农产品精深加工、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作为突破口,以期通过产学研结合,攻克一批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
为实现这一目标,该校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不仅把服务区域经济的目标任务细化分解,作为对二级单位考评的重要依据,还把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等工作,分解到教师的绩效考核、职称岗位聘任等方面,要求45岁以下教师必须具有到大中型企业挂职等经历。学校还设立了科技成果转化教授岗位,助推科技成果与企业创新的融合。
“政策调整有效地改变了过去单一的‘论文导向式’考评机制,调动了教师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徐枞巍说。
前移科技服务“桥头堡”
“‘来’者为大,‘回’访为诚,欢‘迎’合作,‘送’智上门,‘同’吃同住,‘保’证技术。” 合肥工大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晓安教授常年与企业打交道,谈及他总结的与企业合作的“六字经”,感慨地说:“真诚换来尊重。”
光伏中心近年来在省内外共建了产业化基地12个,中心科技专家常年奔波在马鞍山、铜陵等地服务对象企业中,为企业送技术、送人才、送信息、送观念,先后扶持了阳光电源等5家公司在国内外证券交易所上市。目前国内光伏发电核心装备并网逆变器80%生产厂家的技术都来自该研究中心。
“光伏中心2004年时科研经费只有100万元,2010年新增科研经费达到6400万元,7年间增长了60多倍。”张晓安说,“产学研合作卓有成效,使得中心研究生也越发紧俏,提前两年就被企业‘订购一空’,见习工资高达每年10万元以上。”
据介绍,为实现与综改区“零距离对接”,合肥工大领导多次深入合肥、芜湖、蚌埠三市进行洽商,在三市分别设立“自主创新服务联络站”,定期沟通综改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情况,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
学校还主动把科技服务的“桥头堡”前移,在马鞍山、宣城、铜陵等市设立研究院,2009年以来,先后派出近200名专家、教授和研发人员,作为企业科技特派员常驻研究院,促进当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搭建科技研发“大舞台”
该校与安徽江汽集团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已近20年。2009年7月,双方联合组建了“合肥工业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研究院”。仅两年时间,专业研发队伍迅速壮大,整车生产、研发基地相继建成,在新能源汽车的整车控制系统、能量管理系统、电驱动系统等方面取得一批自主知识产权。
“刚刚推出的第二代纯电动轿车,采用了研究院70余项技术升级、技术革新成果。”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潘轶山介绍说,自2007年以来,合肥工大与江淮汽车、奇瑞汽车等企业合作完成汽车制造技术及装备方面的科研项目190多项,经费投入达1亿多元,汽车自动变速箱产品开发及关键技术已取得重大进展,打破国外同类产品垄断,增强了自主品牌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要把服务区域经济工作做实,必须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大平台。”徐枞巍介绍说,全校现有国家级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50个,其中安徽省重点科研基地28个,与江汽、奇瑞等企业合作共建重点科研基地11个。学校还在农产品加工、安全关键技术、太阳能综合利用、机械设计与制造、重大装备与控制等领域打造了一批科研基地。
在这些平台上,学校与企业联合承担各类重点科研项目,在大型机床、生物质油、汽车装备、航空显示材料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全校科研经费每年以40%的幅度递增,获批国家发明专利数每年以60%的幅度递增。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连续6年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共15项。
原文网址: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1/12/252337.shtm
集智聚力“安徽创造”
《安徽日报》2011年12月19日A1版
安徽日报讯(记者 夏胜为)合工大坚持自主创新,加强与合芜蚌试验区的产学研“零距离对接”,全力为加速崛起、兴皖富民提供人才技术支撑——
科技成果推动工业升级
备受关注安徽新能源汽车研发最近取得新突破,1000辆江淮同悦第二代纯电动轿车,12月15日起在合肥陆续与消费者见面。得益于合工大等方面的技术支撑,二代车实现了70余项技术升级与革新。
新能源汽车项目是合工大与江淮汽车校企合作的亮点之一。 “外观上与一代车保持一致,但在操作性和舒适性上大大增强。 ”在江淮汽车新能源汽车生产线前,现场管理人员陈荣超告诉记者。在支撑二代车性能提升的70余项技术升级中,整车控制系统和电池管理系统的技术升级最为关键,合工大研发力量在这方面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持。 “合工大有着丰富的智力资源,如果没有他们的科技创新服务,我们不少项目会难以支撑。 ”江淮汽车集团负责人表示。
在合工大的技术支撑下,该项目在整车研发、核心技术以及关键零部件攻关方面取得显著成就。 2010年底,江淮汽车成功向合肥市场私人领域推广第一代纯电动新能源汽车585辆,成为全国一次性投放市场新能源汽车数量最多、质量最优的汽车公司。经过70余项技术升级与革新,1000辆二代车陆续推向市场,其直接市场规模依然居全国首位,成为行业闪光点。
为“安徽创造”提供智力支撑,与江淮汽车合作是合肥工业大学科技创新服务安徽崛起的典型。合工大每年完成1/3的安徽工业类科研项目,学校1/2以上的科技成果转让在安徽;自2008年以来,先后与安徽省内企业签订产学研用合作项目1646个,总经费达3.4亿元。
“零距离对接”合芜蚌试验区
把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到工程中、成果转化在企业里,积极为安徽省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提供智力支撑。 ”谈到办学思路,合肥工业大学校长徐枞巍向记者表示。
合工大是这么想,也是这样做的。在2008年安徽启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后,作为全省首家响应的高校,学校多次就服务安徽崛起进行专题研究,发布了“合肥工业大学自主创新行动纲要”,明确提出以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举全校之力积极投身合芜蚌试验区建设,增强安徽自主创新能力,争取在安徽省推进自主创新工作中有更大作为。
为与合芜蚌试验区 “零距离对接”,合工大先后在芜湖市、蚌埠市分别设立 “试验区自主创新服务联络站”,指定专人与合芜蚌三市保持密切联系。张勇老师就是其中一位。2009年5月开始,他参与到学校芜湖联络站的工作中。 “两年多来,我们走访了300多家各类型企业,去了解企业的现状和技术需求,并组织学校和企业搭建研发平台,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研发新产品。 ”据统计,截至目前,合工大通过联络站等已达成近40项科技合作协议。
近年来,该校更是紧紧抓住科技成果转化这一核心问题,汽车制造生产线、环境友好型化工材料等一大批自主创新成果直接在安徽开花结果。这些具有国内一流水平、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安徽转化,促进了安徽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创造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产学研用”服务新兴产业
“作为坐落在江淮大地唯一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建校66年来,合工大生长在安徽,发展在安徽,也要立足安徽,服务安徽,与安徽同进共荣。 ”接受记者采访时,合肥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廉动情地说,秉承工业报国理念,学校以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为己任,助力工业欠发达的安徽实现后发崛起、推进工业化进程,合工大有责任有义务与安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该校将继续发挥以工为主的学科优势,围绕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电子信息、公共安全、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光伏能源、新型显示技术等方面,放大产业、科技、人才、改革“四大成果”效应,大力推进与区域、行业、企业产学研用合作,更加积极主动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原文网址:http://epaper.anhuinews.com/files/ahrb/20111219/index.htm
其他报道:
2011年12月14日安徽卫视《安徽新闻联播》:合肥工业大学:加速产学研结合 助力经济发展
http://www.ahtv.cn/v/TVM/ahtv/ahxwlb/all/2011/12/2011-12-14749342.html
2011年12月12日新安晚报: 合工大科研交出优异成绩单
http://epaper.anhuinews.com/files/xawb/20111212/index.htm
2011年12月12日安徽商报: 合工大科技创新服务安徽崛起
http://epaper.anhuinews.com/files/ahsb/20111212/index.htm
2011年12月12日市场星报: 合肥工业大学:科技创新助推安徽腾飞
http://www.ahscb.com/html/2011-12/12/content_68923.htm
2011年12月24日安徽广播电视台《全省新闻联播》:合肥工业大学始终坚持以科学技术助力安徽崛起
http://www.ahradio.com.cn/news/system/2011/12/24/001976651.shtml
2011年12月21日中安在线:做安徽社会经济发展的“智囊团”
http://ah.anhuinews.com/qmt/system/2011/12/21/00465529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