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共青团中央公布了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评选结果,我校被评为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同时,教育部充分肯定我校实践育人工作成效,部简报2016年第33期专门刊载我校社会实践工作典型做法。
今年暑期,学校根据团中央统一部署,以“青春建功‘十三五’·携手共筑中国梦”为主题,专门两次下发通知,及早启动,周密部署。全校校级层面共批准组建实践团队237支,其中获批国家级重点团队2支,省级重点团队45支,校级重点团队143支,专项计划团队11支,院级团队36支,直接参与学生近3000人。
为强化过程管理,丰富实践成效,学校坚持改革创新,突出育人实效,多措并举,打造特色亮点。首次与相关学院联合,组织全体思政理论课教师参与指导,探索形成共青团干部、学生政工干部、思政专业教师联合指导学生实践团队的双指导教师模式。首次为所有参与师生购买综合保险,做到以师生为本,并加强行前安全意识教育,确保师生实践安全。围绕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精准扶贫等时政热点,发挥高校及学科优势,组织学生积极开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宣讲、重走长征路、精准扶贫调研帮扶等重点活动。新建实践基地20余个,开展理论宣讲150余场,印发资料及问卷4万余份。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中国日报中文网、中国青年网、中国青年报以及有关地方综合类知名媒体对我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报道。
实践育人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实施载体。广大青年学生通过接触社会、了解基层、体察民心,进一步加深对党情国情民情社情的认识和了解,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历练成长,增强历史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学校高度重视实践育人工作,经过不断探索,我校社会实践工作已形成特色性实践与体验式实践相结合、教育资源与地方需求相结合、阶段性集中与常态化运作相结合、跨学院组队与全员化参与相结合的工作特色,组织体系日益成熟,保障机制日趋完善,参与规模逐步扩大,社会影响更加广泛,育人实效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