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学校主页

工大要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工大要闻 > 正文

推荐新闻
本月热门
【喜报】合肥工业大学杰出校友俞书宏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日期:2019-11-22  稿件来源:  

图文

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公布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合肥工业大学杰出校友俞书宏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俞书宏系合肥工业大学1988届无机化工专业毕业生。至此,合肥工业大学已有8位校友先后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微信图片_20191122093733.jpg

俞书宏,男,1967年8月生,安徽庐江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我校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1988年在合肥工业大学获学士学位,1991年在化工部上海化学工业研究院获硕士学位,1998年在中国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1999年-2001年在东京工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1-2002年获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在德国马普学会胶体与界面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2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2003年获国家杰青,2006年入选长江学者,曾任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016年带领团队入选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现任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纳米材料与化学研究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副主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化学学会理事长。

俞书宏教授长期从事无机合成化学研究,在无机化学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发现聚合物和有机小分子模板对纳米结构单元的尺寸、形状、晶相的调控规律;建立了人工仿生合成珍珠母、仿生聚合物木材、超弹性抗疲劳材料等多级结构材料的合成方法, 阐释了其生长机理, 发现了无机仿生材料跨尺度合成的新途径。相关工作相继发表在Science, Nature Materials, Nature Nanotechnology等国际顶尖期刊上。在无机合成化学基础与应用研究方面,他发展了基于不同维度纳米结构单元构筑宏观尺度纳米组装体和实现对宏观物体功能化的研究。提出的软-硬模板效应协同控制生长的机制被成功用于宏量制备高质量纳米线和纳米电缆等,建立了可控组装纳米结构单元和制备功能化宏观纳米组装体的新方法,研制出具有应用前景的新一代油品连续收集装置。

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400余篇, 含Science 1篇, Nature Materials, Nature Nanotechnology等子刊17篇, JACS 20篇, Angew. Chem. 39篇, Adv. Mater. 32篇。受邀为Chem. Rev., Acc. Chem. Res., Chem. Soc. Rev.等撰写综述多篇,撰写《低维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学》专著1部,被他人引用31,153次, H因子122,研究成果多次被Nature、Science、C&EN News等选为亮点。2014-2019年连续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录。

俞书宏以第一完成人分别于2010年、2016年两次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2018年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国际水热-溶剂热联合会Roy-Somiya奖章、英国皇家化学会《化学会评论》新科学家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等多个奖项,担任Langmuir、Science China Materials副主编,以及Acc. Chem. Res., Chem. Mater., Materials Horizons, Nano Research, Matter, Trends in Chemistry等期刊的编委或顾问编委。

在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方面,俞书宏培养的学生有多人获全国优博、中科院优博和中科院院长特别奖。

(夏瑞/文 宣讯/图)

编辑:夏瑞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