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起,我要把我的一生献给人民的教育事业。”1984年的一个夜晚,一名20岁的年轻人激动地在日记中写下这句话。三十年时光如白驹过隙,这个当初满脸稚气的青年如今已是知天命之年,而始终不变的,是那坚定的目光。他,就是我校数学学院副院长朱晓临教授。
锦旗藏在柜子里 口碑留在学生心里
在数学学院,流传着这样一件事:数学学院2008级全体学生在毕业前夕给朱晓临老师送了一面锦旗。
学生给老师送锦旗,这事在现在的社会并不多见。带着几分好奇,记者来到朱晓临老师的办公室,想一睹这面凝聚着学生深深爱戴之情的锦旗。
然而,环顾四周,办公室里只有一张办公桌、一个斑驳的柜子和几把椅子。几经询问,朱老师才不好意思地笑笑,打开柜子拿出一面锦旗,“四朝春晖情,情深似海;八方桃李恩,恩重如山”几个大字映入眼帘。
学生送的锦旗可是不易得的荣誉,朱晓临老师为什么没有把它挂在墙上,而“藏”在别人看不见的柜子里呢?谈到这个,朱老师连连摆手,“教书育人是老师的本分,数学学院很多老师都是勤勤恳恳、默默奉献,特别是老一辈的教师,比起他们,我做得还不够。”
金杯银杯不如学生的口碑。自从1991年留校任教以来,朱晓临老师一直奋战在教学第一线,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和科研中,关心学生、热爱学生,深受学生爱戴。从1996年获得“青年教师教书育人”优秀奖,到后来的“师德先进个人”、“三育人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等等,这些荣誉无不与学生有着紧密的联系。
当被问及这些年教学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时,朱晓临老师说:“时代变了,学生也在变;作为教师,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和观念,了解不同学生的特点,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优秀人才。”
数学学院2009级一位男生,由于沉湎于网络,几乎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朱老师多次把他找到办公室,与他谈心,帮他重新树立信心,同时给他布置了一个任务——每天课前至少向老师提一个学习中的问题。由于这个学生基础太差,刚开始根本提不出问题,朱老师每次上课都会提前半个多小时到教室,给他单独“开小灶”,帮他梳理上一节课学过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数值分析期末考试中,这位同学取得了入校以来唯一的及格成绩。
“没有表现坏的学生,只有有个性的学生,而有个性的学生往往有着一般人不易发现的才华;如果老师善于发现并开发他们在某方面的天赋,这些潜能就会迸发出来。”朱晓临说,在他教过的学生中,每届都会有一些很特别的学生。
数学学院2010级有一位男生,他的考试成绩一般。很多教过他的老师认为这个学生有点怪,不好管理。但细心的朱老师发现,这位学生个性很独特,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动手能力很强,每次提交的开放性大作业中都闪烁着创新的火花。在平时的教学中,朱老师就通过各种方式鼓励他发挥自己的才华,最终,这位学生不但数值分析这门课取得了好成绩,而且以一种更加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学习中去。
对学生负责 不带问题上讲台
不管什么事,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这是朱晓临老师一直以来坚持的原则,这份执拗,体现得最多的,还是在课堂上。
多年来,朱老师从不带着问题上讲台。为了还原数学简单而实用的美,朱老师对每个知识点都要搞清楚来龙去脉,追问学习它的“意义”。
第一次上《高等数学》这门课时,当讲到傅里叶级数时,“为什么一个看似简单的函数,却要将它展开成一个复杂的三角函数的级数?”这个问题困扰着当时还很年轻的朱晓临老师,他查找了大量资料,还特地请教了电气系的专业老师,弄清了这个问题的背景和来龙去脉,最后带着对傅里叶级数透彻的理解走上讲台,给学生细致地讲解。
本科生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数值分析”一直是数学学院的一面招牌,研究生“数值分析”课也是我校唯一一门使用双语教学的精品课程,而鲜为人知的是,朱晓临老师在这两门课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从1994年开始讲授“数值分析”课,近二十年来,朱老师给每一届学生上课的备课笔记和课件都要重新编写。他常常根据最新的研究、自己的心得以及学生的反馈及时改进课件。为了让课件展示得更清楚、更规范、更有美感,朱老师往往对课件中的每一个公式反复进行调整,直到满意为止,但这样却要耗费大量备课时间,朱晓临却一直对自己坚持高标准,从来不会放松要求。
2009年,研究生“数值分析”双语课程刚刚开办,同学们的反响很好,可是由于没有教材,上课很不方便,朱老师特地花了一个寒假的时间,就连大年初一都没休息,编写了双语教材《Numerical Analysis》,这是国内学者编写的第一本《数值分析》(全英文)双语教材,并获得2009~2010年度安徽省社会科学文艺出版三等奖。
一堂课,只有学生接受和理解了才算是成功。喜爱文学和音乐的朱晓临老师在教学的艺术上也颇有心得。朱晓临一直认为,数学并不是只有呆板的公式和抽象的符号,只要懂得欣赏和演绎它,一堂数学课也可以“如诗如画”。
在说到数学中的病态方程组时,朱晓临老师以人的健康、生病和死亡分别代表一个矩阵的良态、病态和奇异,并借用《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弱不禁风,来反映病态矩阵对初始误差的敏感,不仅生动地解释了抽象的数学问题,也使同学们在笑声中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刻。“我很喜欢上‘数值分析’这门课,每每朱老师讲到精彩处,大家都会情不自禁地鼓掌。”2010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郭宇如是说。
“一堂课就像是一部乐章,有节奏、有转折、有起伏、更有高潮,有时又如大河奔流,一泻千里。”谈起教学,朱晓临老师顿时神采飞扬,“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自己首先要投入,我经常上完课之后才发觉自己早已大汗淋漓,虽然疲惫,但却沉浸在兴奋之中。”
上过朱晓临老师课的同学都知道,朱老师是出了名的严格。玩手机、吃零食、上课讲话这些情况都逃不过朱老师的眼睛,而迟到,更是朱老师“严打”的对象。对此,信息与计算科学2010-1班的班长钟丁建深有体会。由于前一天晚上他熬夜整理班级评优的材料,迟到了5分钟,被朱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严肃地批评。爱面子的钟丁建感觉下不来台,整堂课都提不起精神,这一切都被朱晓临老师看在眼里。当天晚上,钟丁建给朱老师发来了一封邮件:“老师,我知道迟到不对,但是我从小到大,从来没有老师像您那么严厉地批评我,我有点受不了。”第二天朱老师找到钟丁建,语重心长地告诉他:“我完全理解你的心情,但首先你要认识到你是个学生,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参加班级活动是为了丰富你的大学生活,如果因此耽误了学习,那就本末倒置了。你是班长,是一个班级的‘火车头’,更应该给同学们作表率。”几番促膝长谈后,钟丁建终于理解了朱老师的一片苦心,重新振作起来,带头遵守纪律、努力学习,班里的学风也为之一新。
在朱晓临老师的电脑中,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独立的文件夹,里面记录着他们的每一次作业、每一句评语、每一次课堂表现,学生们时常会惊讶朱老师竟然对自己如此了解。朱晓临常给学生布置开放性大作业,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活力,但为了批改这样一份作业,朱晓临有时要花近3个小时的时间。
朱晓临老师担任两届学生的班主任。为了随时解答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朱老师在飞信上加了班级中所有的学生。对于他来说,在半夜回复学生发来的邮件、短信,早已是家常便饭。“这么多年来,我从来没有在夜里两点以前睡过觉,早已经习惯了。”
淡泊明志 惟愿桃李芬芳
“小时候,我的理想是当动物园的管理员,因为我特别喜欢动物;到了大学时代,我也没想过将来会当一名老师。”看起来很儒雅的朱晓临老师儿时最喜欢的是养小动物,而1981年高考时却阴差阳错地考入安徽师范大学数学系。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大四时到中学进行教学实习的经历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走向。学生们求知若渴的眼神和对老师的尊重与爱戴,让他真正体会到了教书育人的意义,并从此立下了当老师的志向。
1985年毕业时,朱晓临被分配到贵池县委党校,成为一名数学老师。当他第一天走进教室时,这个刚满21岁的年轻人,面对着满堂比他大十几岁甚至三十岁的“大”学生时,心里是打着鼓的。但这位“小”老师以他的认真、敬业和正直很快就让那些“大”学生们心悦诚服,并打心眼儿里尊重。
生活中的抉择无处不在。1988年,党校的学生都毕业了,朱晓临还念念不忘当老师的梦想,他选择了读研,来到了合肥工业大学;1991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导师的感召下,留校任教。为了在教学和科研上不断充实自己,朱晓临进一步深造,获得了中国科技大学博士学位,并赴英国进行学术访问。
22年来,朱晓临老师见证了一届又一届学生的毕业。在那些平凡的日子里,朱老师最大的慰藉是每年中的两个节日:一个是教师节,每年的9月10日,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的问候邮件和电话让朱老师忙得不可开交;而另一个节日,则是父亲节,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依然有很多学生发来问候,虽然他们和朱老师只相处了短短的4年,但朱老师在他们心中,已经如父亲一般。
正在中国科技大学统计与金融系就读硕士一年级的胡大海,每次回到母校拜访朱老师,总是抑制不住激动的情绪。“没有朱老师就没有我的现在。”这是胡大海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2008年刚入学时,由于现实和理想的落差,胡大海曾一度想退学,而家中贫困的状况又让他犹豫不决。大二时,在听了朱晓临老师讲授的“数值分析”后,朱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和耐心细致地分析,以及他那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都深深地吸引着胡大海。
从此,胡大海觉得自己的大学生活有了明确的方向,他也成了朱老师“数值分析”课上最“显眼”的学生——永远站着上课。“每次听到特别精彩的地方,我都情不自禁地想站起来,站着上课也保证了我不会漏过许多微小的知识点。”
朱老师很快就注意到了这个特别的学生,在了解到胡大海的个人和家庭情况后,朱老师对他更加关心,无论是日常学习还是做课题,或者是生活上的小事,朱晓临都悉心为他解答。
由胡大海主持、朱老师担任指导教师的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作为全校仅有的3个优秀项目之一,被推荐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评选;胡大海也成长为第三届“感动工大人物”。
师生二人逐渐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交,当胡大海遇到挫折时,朱老师是他坚强的后盾;当胡大海恋爱了,朱老师是第一个知道的人。胡大海表示,自己将来准备出国,学成回国之后,也要像朱老师那样,到高校当一名老师。“这也是朱老师教我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当记者追问朱老师为什么对学生如此用心时,他用非常朴实的话语告诉我们说:“每年新生报到,送孩子的家长临走时都紧紧握着我的手说:‘朱老师,孩子就交给你们了。’那个时候我感到家长交给我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也有孩子,特别能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我一定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尽最大努力对他们负责。”
在采访中,当记者问到:“您觉得做一个好老师,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时,朱晓临不假思索地回答:“热爱学生!”
是的,热爱学生是朱晓临老师多年来一直秉持的信念,因为只有热爱学生,老师才有动力了解学生,钻研教学,为国家培养建设人才。
朱老师清楚地记得,在自己本科毕业20周年回母校聚会时,当年教他们数学的许晶晶老师听说后,不顾自己年事已高、卧病在床,坚持从医院赶来看望自己当年的学生。当同学搀扶着虚弱的许老师走进会场时,在场的所有同学都动容了,他们全体起立,向老师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
“当年的许老师那么意气风发,这时候却满头银发,步履蹒跚……”说到这里,朱晓临老师哽咽了,“许老师老了,甚至走不动了,但她对学生的热爱,却永远刻在我的心中,时刻提醒我该怎样做,才能对得起‘老师’这两个字。”
“我只希望在我退休的时候,回顾我这一生,我尽到了一个教师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能看到学生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不断取得成绩,我也就满足了。”
凭良心上讲台,为学生动真情,这就是朱晓临,一个认真、负责又富有激情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