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学校主页

工大人物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工大人物 > 正文

推荐新闻
本月热门
王英才:领行志愿服务塑品格 创新活动载体强素质

日期:2013-01-15  稿件来源:  

图文

——专访安徽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化学工程学院2008级本科辅导员王英才

2005年7月,作为我校优秀毕业生的王英才,怀着对教师职业的崇高向往,怀着对学生工作的无限热爱,毅然放弃高薪就业机会,选择留校,成为了全国千千万万学生辅导员中的普通一员。

那时,很多人不理解。有着4年学生干部经历并表现突出的王英才,做出的选择为什么如此“不实惠”?王英才没有解释,也没有辩白,只是无怨无悔地投入到工作中。

转眼间,8年已过去,王英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他当年的选择:没有功利,没有奢华,只为了心中那一份神圣的向往,只为了肩负起应有的责任和使命,只为了让学生获得最好的成长……

坚持立体德育模式

培育学生优良品格

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他们在成长的关键期形成正确的“三观”。王英才倾情投入,以身示范,本着“德育为先”的理念,坚持思想引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推进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工作中,他用真心感动学生、用细节启发学生、用激情燃烧学生、用行动带动学生、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努力去塑造学生。

王英才坚持“党员引领、骨干跟进、全体学生参与”的“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主旋律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主线引导学生,紧紧围绕学习胡锦涛七一讲话精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庆祝建党90周年等重要契机,开展党的现代化建设成就、党的历史教育、师生先进典型挖掘等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学生青年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以弘扬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求上进的校园文化为面,结合三五学雷锋、五四运动、十一国庆节、一二·九运动等重大纪念日,在学生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题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塑造学生爱党爱国爱校的高尚品德。

王英才以党建工作为重点,发挥学生党支部和学生党员的主体性作用,以科学理论引导人,以丰富载体塑造人,以榜样示范感召人。他开创性地建立了合肥工业大学党员朋辈教育基地,发起校十佳党员评选,设立党员示范岗,组织开展党支部特色活动日、党员理论学习日、党员“1+1”辅导日等活动。

王英才在负责党校积极分子班工作中连续7年获优秀党校班主任称号,所指导的学生代表队连续2年在校大学生党史知识竞赛中摘得桂冠,所带学生连续多年入选“学校十佳”。

2011年6月,他担任书记的党支部被评为校“红旗党支部”、“安徽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王英才坚持通过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实践教育形式,深化德育实效。

近年来,他组织指导18支学生实践团队分赴安徽省内外开展道德实践、农技推广、企业帮扶、支教扫盲、就业服务等形式的实践活动。

实践中,他和学生同吃同住,一起克服各种困难,先后建立实践基地6个,学院连续5年获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奖。

王英才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志愿者行动,指导学生先后建立合肥市春芽助残、逍遥津松鹤苑敬老院、三里街儿童、六十八中义务家教等志愿服务基地,广泛开展社区共建、义务助学和敬老助残活动。学院志愿者组织“春风社”连续5年获校“青年志愿者行动先进集体” 称号。

2009年,化工学院“春风社”以关爱聋哑儿童成长为主题设计组织实施的“给聋哑儿童音乐会”志愿服务项目,获全国益暖中华优胜策划奖(安徽省唯一入选方案)。该活动被合肥新闻频道、合肥日报、安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创建多种活动载体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长期的学生工作历练和不断的学习提升中,王英才逐渐形成了自己特色鲜明的辅导员工作风格,同事称赞“他是一个勤于思考,精于创新,专于实干,工作最用心的人”。

王英才坚持用“一体两翼”的工作模式,即以学风建设为龙头, 以工科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和人文情怀塑造为两翼的工作模式,他始终满怀爱生之情,无怨无悔尽心投入工作,设计了一个个学生工作的“精品”,着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为创新工作方式,培育优良学风。工作中,王英才创设了学院学业辅导中心,选拔优秀学生担任导航学长,对低年级“后进生”开展学业辅导。王英才启动实施人才培养“领行工程”特色活动,引导优秀高年级本科生科研“双进”(进教师实验室、进科研团队),让学生在科研中激发专业学习热情,在导师指导下不断掌握前沿知识。他所带2008级本科生192人参与教师科研,年级连续多年在校学风建设评比中被评为年度先进集体。

王英才立足专业,精心设计科技创新课外活动体系,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他在一、二年级学生中以开展普及性学术科研活动为基础,激发低年级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针对高年级学生开展了化工原理竞赛、化工设计竞赛、本科生创新实验竞赛等各类竞赛和教育活动,实现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四年不断线”。化工学院学生连续获得第五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近2年,王英才还积极联系企事业单位,争取到用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资助费达到7万元,建立了“合肥杰事杰”、“佛山方普”、“无为电缆”等大学生企业预研课题项目35项,为学生提高工程实践能力,更好的应用所学知识实现技术成果转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2011年12月,学院学生夺取了校第八届创业计划竞赛最高奖“邦立杯”,学院科技创新教育工作也被《中国教育报》、《科技日报》等媒体广泛报道。

除此之外,他还丰富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工科大学生的人文情怀。

2011年,王英才策划实施了化工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人人专长”计划,依托学生社团设立诗词、书法、谊舞、乐器演奏、英语晨读、健康长跑等13个兴趣爱好小组,让学生入学后通过参加兴趣小组活动至少培养1项积极向上有益身心的爱好专长。

“人人专长”一经启动便深受广大同学欢迎,纷纷踊跃参与,实现了活动的学生全覆盖。2011年,学院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创作了校首个学院院歌《青春赞歌》,“人人专长”计划也入选了年度“校园十大特色文化活动”。

作为学院团学组织的指导老师,王英才经常和学生干部一起精心策划大型校园活动到深夜。在学生干部眼里,这位王导虽然“工作挑剔,要求高”,但更像是一位乐于分享自己工作经验的兄长,当学生干部们在遇到各种问题时,也最喜欢第一时间拨通他的电话获取指导。

在王英才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化工学院大学生社团品牌化和阵地化建设成效显著。2011年,学院学生会、春风社、科技创新协会、团总支均被评为校A级组织,学院团委也被授予最高集体荣誉——“校AAAA优秀团委”称号。

提升自身能力水平

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王英才执著追求辅导员事业,热爱学生,尽职尽责,同时,他也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需要,让学生获得最好的成长。

他先后承担了《形势政策》、《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KAB创业基础》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在授课期间他认真备课,生动讲授,以互动、多媒体等多种方式活跃课堂氛围,取得了良好效果,获得了同学们的好评。

王英才坚持开展学生工作理论研究,2011年主持及参与校学生工作创新实践项目3项、就业工作项目1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项目3项。近3年,他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外出参加学习培训共计8次,并先后通过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CEFE创业辅导培训师、TTT职业生涯规划师的资格认证等。

经过多年辅导员岗位的磨砺,王英才认为,只有爱学生,才能无怨无悔地投入,才能和一代代沸腾着青春的学生一样充满朝气,永不枯竭。“伴生成长,一路阳光”王英才这样评价自己过去的7年时光。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将继续积极拼搏,迎接挑战,铸就人生的美丽篇章!

(原文摘自2013年01月10日《合肥工大报》第617期)

编辑:李宗飞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