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学校主页

工大人物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工大人物 > 正文

推荐新闻
本月热门
桂长林:执着科研路 一生工大情

日期:2013-12-16  稿件来源:  

图文

——记 “摩擦学杰出贡献奖”获得者桂长林教授

□本报记者 邵洋洋

安徽安庆人,1936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被聘为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和顾问委员会委员。

1955年7月,大学毕业留校工作一年后,桂长林强烈要求到工厂一线工作。1956年9月起,他在沈阳重型机器厂设计处从事重型机械产品设计和结构强度研究工作8年,在此期间取得多项重要研究成果, 1964年9月回校工作。

回校后,桂长林结合自己多年企业工作体会,通过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着手筹备“机械设计专业”。1977年我校率先开设了机械设计专业并开始招生。此外,桂长林还高度关注学科发展趋势,创立了我校摩擦学研究方向,组建了研究机构、队伍和实验设备,通过不懈努力,取得了多项涉及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机械特性分析、有关数据库建设等重要研究成果,奠定了学校在全国摩擦学研究中的学术地位。

2013年8月,第11届全国摩擦学大会颁给桂长林 “摩擦学杰出贡献奖”,肯定了他在摩擦学领域的贡献。长期以来,桂长林以一名科学工作者的严谨作风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责任感,把握科技发展趋势,立足培养高素质人才,潜心研究,敢于创新,勇于实践,扎实工作,为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和特色人才培养做出了默默的奉献。

2013年10月,夏天残存的温度还在空气里打转,桂长林老师穿着一件的确良短袖衬衫,背有些佝偻,显得衣服有些宽大。目光深邃,但语气温和。说话仍旧带着些许安庆乡音。

退休前,桂老师长年累月拎着一个布包,穿着布鞋,从容地行走于实验室和家之间;年逾古稀的桂长林写起字来,仍旧像个刚学写字的学生一笔一划;他审阅几千上万字的学生论文,习惯用铅笔一字一字勾画修改,直到自己觉得满意;他语速不快,更多的时候是很少说话。

今年,桂长林77岁,是他退休后第7个年头。

丹心片语话科研

20世纪50年代,是我国高等教育刚刚全面起步的年代;20世纪50年代,也是新中国开始建立重工业基础,向前苏联全面学习全面模仿的年代。20世纪50年代,桂长林在合工大读书并留校,走上教师工作岗位。

留校一年后,桂长林要求离校去企业接触实际。

1964年9月,在沈阳一企业工作8年、再次回校执教的时候,改变机械类本科专业设置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了桂长林心里的一件大事。

“我在学校读书时就曾思考过这个问题,参加工作后接触工厂实际,发现学校里本科专业设置和工厂生产实际确实存在很大差距。”桂长林说,“重型机械品种很多,但设计理论、方法和基础理论一样,结构大同小异,只要学生在学校把基础理论打好了,以后到现场一看就明白了,没必要分那么细。”

桂长林认为当时机械类的本科专业都是按工厂的车间和产品的社会分类来设置的,优点是教学和生产紧密衔接,学生毕业后既掌握生产工艺,也能做生产设计,可以较快适应工作;但不足也很明显,如缺少吸收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成果的理论基础,缺乏进行开发设计、技能设计以及外形设计的能力,不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主动地去推动机械工业技术的发展。

“机械产品五花八门,机械设计决定产品的性能,是非常关键的。”桂长林说,“机械类的高等人才培养必须突破当时的专业设置框框,培养出经过较短的时间磨练后,能进行开发设计和机能设计的设计、研究人才,这是我们创办机械设计专业的初衷。”

经过他多方努力,加上学校各方面的支持,1977年,合肥工大成为全国高校第一个开设机械设计本科专业的学校。之后,不仅得到了兄弟院校的支持,教育部也专门派考察组来校考察。

而在此之前,全国高校机械设计都没有单独成为一个本科专业,而机械设计相关知识大多被归在如矿山机械专业、轧钢机专业等比较具体的专业培养中。

设立机械设计专业,不仅改变了合肥工大机械学科的专业设置,也由此改变了全国机械类本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这也是新中国高等教育本科专业设置更加专业化的缩影。

“我在工大做了两件比较有意义的事情,一是创办了机械设计专业,二是创办了摩擦学研究所。”桂长林说,语调从容,流露出一贯的谦逊。

这是桂老师自己认为还算值得提起的两件事。

桂长林不仅时刻关注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与社会的接轨,他更长期高度关注学科发展趋势。1982年,桂长林在工大创办了“摩擦学研究所”,确定研究方向,组建了研究机构、队伍和实验设备,通过不懈努力,取得了多项涉及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机械特性分析、有关数据库建设等重要研究成果,奠定了学校在全国摩擦学研究中的学术地位。现在研究所已成为国内重要的摩擦学研究基地,并且和清华大学等高校的摩擦学研究所有着密切的学术交流。

2013年8月,在第11届全国摩擦学大会上,桂长林教授被授予“摩擦学杰出贡献奖”。图为颁奖典礼现场

浓情依依工大情

“摩擦学杰出贡献奖”每4年评选一次,主要授予在摩擦学研究和应用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国内外专家和学者。2013年8月,第11届全国摩擦学大会颁给桂长林 “摩擦学杰出贡献奖”。

“桂老师在我们这个专业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学生们提起桂老师总会竖起大拇指。这个动作饱含深意,有感恩,有赞叹,而更多的可能是敬佩。

1936 年,桂长林出生在安庆的一个书香世家,父亲是大学教授。

1951年。桂长林进入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学习。毕业后留校工作一年, 1955年去了沈阳。

“我初中时成绩非常不错,在安庆初中读书时一直都是考第一,但是后来因为家庭经济情况出了问题,恰又赶上了要升学的时候,得知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工大前身)学生待遇非常好,不仅吃饭不要钱还发衣服,为了不给家里增加负担,我就去了淮南洞山,读了矿山机械专业。”桂长林说。

桂长林可能不会想到,他的这个决定,不仅改变了自己一生的轨迹,也将改变合肥工大曾经的矿山机械专业。

“留校工作那年因为要带学生去鸡西实习。”桂长林说,两年之内他曾3次带着几十个学生往返于淮南与鸡西,于是产生了去工厂一线工作的想法。

“当时还是想接触工厂实际,而且想去比较远的地方。”桂长林说,“那时学校在淮南,淮南工业技术水平比较落后;而沈阳又是个工业发达的城市,靠近苏联,援助比较多。”于是桂长林去了沈阳重型机械厂工作,一干就是8年,直至1964 年9 月,他重新回母校任教。

1956 年9 月,在桂长林的强烈要求下,他开始在沈阳重型机器厂设计处从事重型机械产品设计和结构强度研究工作。

据桂长林回忆,刚到沈阳时,他被分在厂里的润滑组,润滑组工作涉及摩擦学相关知识及研究,这跟他日后回校创办摩擦学研究所密不可分。再后来他又被分到强度室,在那里开始接触各种机械强度,知识面开始扩大……这些经历让他对工厂实际有了全面的了解,不仅对专业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更加了解了工厂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思考了学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这为他日后回到学校开设专业,研究专业课程,把握专业发展方向埋下了伏笔。

机械产品的易损零件大部分是由于磨损超过限度而报废和更换。如果能够尽力减少无用的摩擦消耗,便可大量节省能源;如果能控制和减少磨损,则既减少设备维修次数和费用,又能节省制造零件及其所需材料的费用……发动机内部的摩擦亦是如此。

“沈阳重型机械厂虽然机械品种丰富,技术水平较淮南也要高,但也有它的局限性,比如说厂里产品品种很多,但是原理都一样,想创新很难。”桂长林说,“而回到学校后,有了新的研究领域,可以有更多的发挥。”

“在沈阳工作的8年对我的一生影响巨大。”桂长林这样评价那段在沈阳重型机器厂工作的经历。他说,无论是开设机械设计专业还是创办摩擦学研究所,都与这段经历密切相关。

“桂老师从来不拘泥于眼前的成果,虽然开办机械设计专业的过程比较艰难,期间还因为文革搁置了10年,但是专业设置完成后不久,桂老师就又开始着手筹办摩擦学研究所了,1982年研究所就成立了。”孙军说。孙军是桂长林退休前指导的最后一批博士生之一,常被人叫做桂老师的关门弟子,“摩擦学研究所之所以能在全国范围内有这么大的影响,与桂老师在早期就看到了摩擦学研究的广阔前景是分不开的。”

在学生眼里,桂长林是个善于把握专业发展脉搏的人。他们都说,“桂老师看问题很准,一旦认准了就会坚持。”

“桂老师的眼光很独到,这种独到不仅体现在对开办专业、创办研究所这种大问题的把握上,即使是关于一个课题的研究,他对课题的选题和把握也是非常‘精准’的。”刘火昆说。刘火昆 是“摩擦学研究所”的现任所长,桂长林的学生。“读本科时桂老师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总是在学生到教室前就会抄好一黑板的板书。”

“老先生真的是很令人敬佩的!”桂长林退休前,曾和张晔共事过几年,提起桂长林,张晔感触很多,“光是桂老师做事的认真态度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我曾经被叫去参加桂老师博士生的模拟答辩,开始以为就是走走过场,让学生了解下答辩程序,去了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张晔说,那场模拟答辩让他印象深刻,桂长林师徒的严肃、认真让他们都不好意思怠慢,因为无论是程序安排还是答辩环节,都丝毫不逊色于任何一场真正的博士答辩。“真正答辩时他们会多认真,可想而知。”

而认真,恐怕只是桂老师性格中的一个特点。

执着无悔半世心

桂长林是王虎的博士生导师,导师一张年轻时的照片给王虎留下很深的印象。“你见过五四时期的男学生的照片吗?桂老师年轻时的照片就是那种感觉。围着围巾,头发梳的整齐蹭亮,姿势端端正正……”

直到现在,70多岁的桂老师仍然会把头发梳的整整齐齐。他很少买衣服,即使衣服已经洗的发白,也依旧干干净净整整齐齐。2009年学生送他的翻盖手机,到现在仍像新的一样。身上的确良衬衫不知道穿了多久,颜色也分辨不太清楚,但依旧笔挺。

时代纷纷扰扰,但无论什么样的动荡,也没有妨碍到桂长林和他的机械世界。

2008年1月,桂长林正式退休。

退休前,桂长林认认真真、兢兢业业,他不光创办了新中国第一个机械设计专业,创立了我校摩擦学研究所,还曾在《机械工程学报》、《中国机械工程》、《Lubrication Science》等国内外主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完成研究报告10个,主持起草了2项国家标准,他的学生大多已经成为国内著名高校的学术骨干,也有的在国内外知名企业从事一线产品研发。

“桂老师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一直影响着我。”现任安徽工程大学的副校长李震说。

退休后,桂长林也没闲着,他开始整理、出版书稿:《中国科技成就概览》以大量翔实的资料展示了中国的科技成就;《对人类社会科技发展做出开拓性研究成果的著名科学家》里介绍了中外41位科学家的贡献及其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1980年10月28日 ,《光明日报》以“志在创新勇于实践”为题,曾对桂长林的事迹进行过报道,报道中说“桂长林办机械设计专业,是把这件事当做科学研究工作来做的。”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桂长林为更加科学合理的对专业课程设置,曾经认真研究了科学技术、机械技术的发展史,以及它们和教育发展的关系,并撰写了一些文章对机械类的教育问题作了比较深入地探讨。

桂长林从一开始就未把目光仅仅局限于专业领域。

桂长林如何准确地把握专业发展方向?又为何能够摸清国家发展脚步?这些给出了答案。

“我从来没想过要刻意怎样,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不过我所有的成果都是因为有各方面的支持才能完成的。”桂长林说。他没有说正是因为他对各种历史、前沿问题的综合把握才成就了他的“准”。

正是一颗执着的心,一份不受干扰的意志,让桂老师在纷扰的环境中独得一份安宁,在学术里获得自由。他所有的成就,源于他认认真真、勤勤恳恳,也源于他写每一个字,做每一件事的坚持。

建校60多年来,许多像桂长林一样的老教授,曾以青春的热血投入到国家的工业建设中,回到高校后又为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工科人才孜孜不倦,他们用专注、奉献、不懈努力和卓越追求,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量人才,为合肥工业大学的发展、不断创新做出巨大贡献。

今天,很少有人再穿的确良衬衫了,但是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曾经为生产“的确良”而努力过的人们。

(邵洋洋/文)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