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 梦
何恩情出生于安徽庐江的偏远山区,3岁时,父母外出打工,沦为“留守儿童”的他,与祖辈相依为命。过早体味到生活艰辛的何恩情,没有因为现实的窘境磨灭自己内心的梦想,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痴迷《红楼梦》。
正如他接受“新华视点”采访时说:“父母不在身边的日子里,我不能只让小小的心去承受重重的梦,我喜欢像曹雪芹一样把它寄托在《红楼梦》里。”
梦想点亮人生的希望,2008年,何恩情考入我校。
6年来,何恩情昂扬向上、奋发进取,靠着多年的不懈奋进和奇特经历,先后获得国家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校“三好学生”、“优秀团员”,“感动工大”人物、十大“青年标兵”、十大“科技标兵”、安徽省“十佳”大学生等称号,连续两年入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获批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和“国”字号研究生科普项目,荣获安徽省“挑战杯”特等奖、“宝钢优秀学生奖”、2013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2013年,何恩情被共青团安徽省委遴选为省“青马工程”骨干培训班学员;他组织申报并获批全国高校“百佳”学生理论社团“合肥工大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会”,担任学术部长一职;他积极参与“我的梦,中国梦”主题征文比赛,获校级一等奖和省级二等奖。
读研以来,何恩情的足迹更是遍及安徽省内数十所大中小学校和社区,巡回作励志报告,他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引导更多年轻人为了梦想而奋斗。
筑 梦
6年的大学生活,奠定了何恩情较为深厚的学术底蕴,更开启了他学术殿堂的大门。从大三开始,在全国“双优”教师檀江林教授的指导下,何恩情先后参加了5项省部级课题。
他以学生研究员的身份参与“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研究部和“安徽省大学生思想动态分析研究中心”建设,积极参与申报获批了省级教学特等奖和一等奖;参与导师承担的多部书稿的撰写工作,其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优化与改革创新模式探索》入选高校社科文库;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化概论》入选安徽省规划教材。
何恩情发表的《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精神内蕴与可行路径》一文,被共产党员网、中国社会科学网、求是理论网、中央国家机关理论武装在线、中国干部理论学习在线、马克思主义研究网等数十家主流网站转载。
他在《月刊》上刊发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的有机统一》一文,不仅被中国改革网全文转载,更应邀参加全国应用哲学第十六次理论研讨会,并作大会发言。
何恩情还相继在报刊上发表《月色生态谷》、《无梦到徽州》、《宏村游记》等几十篇散文。 同学们都说,何恩情的“学霸”称号,名不虚传。
应该说,以何恩情为代表的当代大学生是幸运的,因为这是一个可以有梦想的伟大时代,而这个时代恰恰有了励志奋斗的何恩情们,个人梦想也才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追 梦
从儿时起,何恩情就对中国徽州文化情有独钟。
他全程参与的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安徽历史文化名人形成机制的研究”,获安徽省“挑战杯”特等奖;主持完成了“程朱理学对徽州文化形成的关键作用研究”等6项校级创新项目;完成 “白鹿洞朱子问对”、“康熙与梅文鼎的科学对话”,分获安徽省第二、第三届 “双百”科普创新大赛二等奖和一等奖;承担的“安徽科技历史名人主要成就探寻”,入围校“科普创新创业中心”首批项目。
何恩情还先后应邀参加第二十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第五届两岸四地新媒体科技传播峰会和安徽省第五届皖江地区历史文化研讨会。
在申报中国科协研究生科普能力提升项目“我国高校科技类博物馆对外开放状况研究”时,何恩情更是战胜诸多名校强手,成功获批,彰显了他独特的学术视野和敏锐的科研境界,被同学们誉为“科普达人”。 何恩情自觉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服务国家和社会,广泛投身社会实践,用知识和信念反馈社会。他连续3年参加“探寻将军故里,追忆红色文化”、“农业科技信息调研服务团”、“赴定远‘我的中国梦’宣讲服务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校示范基地和示范团队评比中排名第一。
有梦想,才有机会,勤奋斗,一切美好的梦想才能创造出来!何恩情在追梦路上,向我们再一次证明,奋斗和奉献永远是青春最美丽的乐章!
圆 梦
“《红楼梦》承载了浩瀚的社会梦想,我希望在追梦中探寻有价值的人生,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在提及续写《红楼梦》宗旨时,何恩情这样强调。 写作过程的艰辛,实非常人所能想象。为了圆自己儿时的那个梦想,何恩情还申请休学一年,并通过反复琢磨脂砚斋批语和红学家推断,重新安排设计情节。来回翡翠湖校区和屯溪路校区的226公交车上,他经常是见缝插针;集体宿舍内,他精心构思,挑灯夜战;图书馆自修室,他奋笔疾书,挥汗如雨。大三时,何恩情终于完成了续写《红楼梦》的全部书稿。
何恩情的成长道路和续写红楼事迹,经过新华视点、中新网、人民网、《中国共青团》、《大学生》、《深圳特区报》、《海南日报》、《每日新报》、《安徽日报》、《安徽电视台》等媒体的相继集中报道,社会反响强烈。 同学们称他为“红楼哥”,媒体誉他为“全国最年轻的《红楼梦》续写者”、“中国在校大学生续写红楼第一人”,红学家马经义看完他写的《情续红楼》书稿后,赞不绝口…… 2013年,《情续红楼》由安徽文艺社出版,终于圆了何恩情20年的红楼“追梦”。
何恩情追逐梦想的奋进轨迹,让我们见证了一位在校大学生筑梦、圆梦之旅,也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一条融个人成长与祖国发展于一体、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怀抱“中国梦”的时代大学生“追梦”之路:传承经典,追梦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