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学校主页

工大人物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工大人物 > 正文

推荐新闻
本月热门
【党员风采】徐科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好老师

日期:2017-06-02  稿件来源:  

图文

DSC02229.JPG

徐科军(右一)项目团队在浙江某仪表企业做实验

他,无论寒暑,28年如一日,奋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他,无畏艰辛,千里辗转奔波,带领团队深入企业解难题;他,无心名利,一支笔、一本书、一颗心,化春风拂面,作细雨润物无声。他就是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安徽省教学名师徐科军老师。

“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矢志不渝育人才,做一名孜孜不倦的师者。”这是徐科军作为一位人民教师、一名共产党员的自我要求和永恒追求。

徐老师主讲《传感器与检测技术》《DSP原理与应用》和《信号分析与处理》等多门课程,数十年来他始终坚持认真备好、讲好每一节课。他组织编写的16本教学参考书,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信号检测、处理及实现”系列课程的教材体系,在推动能力导向一体化教学体系改革中发挥了较好作用。

徐老师注重将先进的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他带头进行单片机培训课程改革,更新课程所使用的处理器。他说:“一定要让学生学习当前最先进的技术,如果学的都是淘汰的东西,将来怎么走向社会呢?”终于在2015年,徐老师组织开设了学校第一门工科性质的网络视频课程“MSP430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徐科军老师总是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他要求研究生在产学研合作中真刀真枪地进行科研和开发,为此,徐老师也付出了更多。

“当年徐老师带着我们深入各地的企业调研,将生产一线的技术瓶颈问题带回实验室。在反复实验、调试的过程中,我学习到了如何将成果转化到生产中,这为我进入美国德州仪器公司打下了基础。徐老师全过程指导我们,陪我们做实验到很晚,从不说辛苦。” 2012级硕士生蒋荣慰说。

教学中,徐老师总是以鼓励为主,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他认为自信心能让人在科研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在徐老师的精心培养和指导下,他的学生在学科竞赛中斩获了多个重量级奖项,有7位被评为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科技标兵,有两位获得安徽省十佳大学生提名奖,很多学生在徐老师的熏陶下喜欢上了科研。如今,徐老师的许多弟子都已经成长为国内自动化领域的高技术人才。

徐科军教授不仅是教学名师,在科研上也有很高的造诣。他心系党的科技事业,为提升应用科学研究水平、建设创新型国家不懈奋斗几十载。

他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863”计划3项、国防基础科研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和企业委托项目多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和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和三等奖3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32项。

徐老师认为,作为博士生导师,应该在学术上过得硬,研究的应该是国际前沿科研领域,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应该是能够与国际同行进行比较的重要成果。他长期从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在数字式自动化仪表研发和传感器动态特性研究方面形成了明显的特色和优势。

为了打破国外技术的垄断,近十年来,徐老师的团队日夜奋战,逐步攻克了涡街流量计的抗强振动干扰、国内电磁流量计无法测量浆液流量等一大批自动化仪表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解决了传感器动态耦合和动态响应速度慢这两个关键问题以及传感器的动态非线性问题。

虽然硕果累累、声名远播,但是徐老师始终淡泊名利,一心执着于教学科研事业,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面对何种选择,他都初心不改。

2005年,徐科军老师赴牛津大学访学,为了更加充分地学习国际顶尖技术,把世界一流的自动化工程技术带回国内,他主动放弃为期半年、费用更加优厚的高级访问学者资格,选择了做访学一年的普通访问学者。这一年里,徐老师几乎没有外出旅游,白天、夜晚都在实验室工作,牛津大学的教授们都称赞徐老师是一位“real scientist”。

徐老师的学生杨双龙如今已是电气学院的青年骨干教师,他对徐老师的淡泊执着深有感触:“徐老师个人生活非常节俭,他的电脑是实验室里最旧的,但是只要学生需要,他就舍得花钱。”

如今,时间的年轮在徐老师身上流转了一个甲子,当年的青春风华也已渐行渐远,变的是年龄和容貌,不变的是理想和信念。徐老师一如既往,对他而言,最重要的事仍然是做好教学科研,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原文刊载于《合肥工大报》729期2版

(刘红平/文 王沁/图)

编辑:王建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