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学者,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级科研、教改项目及横向开发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他是一个认真负责的老师,为了给学生上好每一节课,不论多么熟悉的课程内容,总会一遍又一遍精进授课内容。
他更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在他的眼里,德行才是一个人的根本。他坚守自己内心的准则,更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将其继承、发扬。
他,就是宣城校区信息工程系周国祥老师。本期,让我们走近他,感受为师之道,体会为师之德。
认认真真的“板书”先生
“身为老师,要上好一门课,不仅需要了解本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衔接,熟练掌握课程内容、把握重点、讲清难点,最重要的是还要让学生能够听懂你的课、爱听你的课。”对待课堂,对待学生,周国祥总是非常认真。
15年间,周国祥已经记不清自己上过多少次微型计算机组成原理及应用课程,面对烂熟于心的课程内容,每次上课前,他还是要花上一、两个小时备课,不断温习授课内容、设计板书画面、训练言语举止、预演课堂过程。他的付出,学生们都能感受到。
“周老师上课很认真,而且一直坚持板书。”信息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4-5班蒋馨茹说,“像我们上的《微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课有很多图,每次上课,周老师不仅要板书文字,还会把图画在黑板上。如果这一节课没有讲完,到了下次上课,他又会将图完整地画在黑板上。”
信息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4-2班王慧说,无论多复杂的图,周老师都会认真地一笔一笔在黑板上画出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几乎每位学生都说,周老师的板书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好多同学以为我不会做PPT,其实我制作的PPT还获得过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周国祥笑着说,虽然PPT课件在一些复杂图像的呈现和大量文字的描述上占有优势,但板书更生动,也更具有可操作性。“最重要的是,老师板书时也能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虽然累些,但我一直坚持板书。”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身为大学教师,上好每节课,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是“板书”先生周国祥几十年来始终坚守的信念。他2次被评为“学校最受欢迎教师”,2次被评为“学校三育人先进工作者”,9次在学院被评为教学“优秀”……这些奖项既是对他勤恳付出的褒扬,更是对他践行“师道”的肯定。
兢兢业业的开拓者
2012年,宣城校区建立之初,周国祥被任命为信息工程系主任。面对教学、科研、实验室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工作,他二话没说,以自己30年的教学经验,积极投身到宣城校区的建设工作当中。
“我们这批老教师肩负的担子很重,校区的平台建设很重要,人才培养也不能忽视。”说起在宣城校区的工作,周国祥心里想到最多的还是学生。“这些学生刚刚高中毕业,来到大学,比较单纯,求知的欲望也很强烈,我们老师应该更多地引导学他们,为他们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每年新生进校,周国祥都会带着系里的其他老师去迎接新生,并利用晚上的时间到学生宿舍去转转,了解同学们的生活及适应情况。此外,他一学期至少要听其他老师的20节课,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这对于行政工作繁忙的周国祥来说并不轻松。但是他却说,老师只有与学生形成紧密的联系、多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才能让教学工作更加有序而顺利地开展。
“有一次,我晚上9点多经过行政楼时,发现周老师办公室的灯还亮着,他正和几个年轻老师开会。第二天我才知道,他们是为了申请学生创新实验室,在一起熬了个通宵。”信息工程系王君玲老师感叹道,“周老师虽然是已经快六十岁的人了,但他在工作中总是以身作则,全心投入。平日里,他对系里老师们的要求很高,但对自己的要求更高!”
几年来,信息工程系已获得百余项省级奖项、五十余项国家级奖项、两项国家专利和六项国际级奖项。这些骄人成绩的背后,少不了像周国祥这样的老师的支持与付出。
与三尺讲台相伴了三十余年,周国祥说,“我爱我的事业,我热爱我的学生。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我应该做的而已。”
采访中,他也一直在强调自己作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希望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他的学生。
从青春年华到满头华发,周国祥三十年如一日,耕耘不息!今后,他还将继续秉承师道,涵养师德,为了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默默付出,默默奉献。
原文刊载于《合肥工大报》711期2版
(学生记者 许 晗 彭韻禧 毛 曼/文 贾建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