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步览殷商,熠见古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河南省安阳市,围绕红色文化、历史文化与非遗文化三大主线,开展了一系列深度调研活动。

走进非遗,触摸传承温度。团队聚焦安阳特色非遗项目,深入传承人工作坊与示范基地,通过观摩、对话与体验,感受技艺匠心及其在赋能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团队前往白营镇,调研千年民俗“跑帷子”,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带领下学习基本步法和帷子操控技巧,感受古老仪式散发的文化气息。在古贤镇,团队与黄河陶塑传承人座谈交流,并现场体验塑形上色等技艺,理解“以泥为纸,以刀为笔”的文化特质。此外,团队一行还走访了空心挂面、九头仙艾等项目基地,对安阳非遗文化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对话历史,感受文明厚重。安阳作为八朝古都,历史文化底蕴极其深厚。团队先后走访殷墟博物馆、安阳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汤阴博物馆,系统阅览从商代文明到汉字演变,从甲骨铜器到民俗物件等内容脉络,触摸早期中华文明的璀璨。成员们还在相关场馆内了解到民间剪纸、地方戏曲等更多非遗项目,对安阳人民的生活智慧有了进一步感知。

红色寻访,体悟精神力量。团队依托安阳当地红色主题资源,创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在被誉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队员们走渠墙、观山峦、览沟壑,认真学习纪念馆内各项图文史料,互相交流心得,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一的红旗渠精神。在岳飞纪念馆,队员们详细了解岳飞生平事迹,并表示,“精忠报国”不仅是一种跨越时代的精神追求,也是一股直冲心灵的凛然正气,更是一种奉献国家、服务人民的使命感。

本次调研锚定“文化润心”学思践悟实践主题,是学院“熠路碳索,青年实干”实践育人环节的重要内容。团队先后走访殷都、文峰、北关、汤阴、林州等五个区县,深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丰富表现形式,也进一步坚定了在铭记历史中传承文化精神的信念,充分展现了工大学子在豫北平原的青春风貌。
(黄子文/文 综合/图 张栋/审核)
责任编辑:雷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