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迎来学校八十华诞之际,近期,文法学院“法脉传薪·八秩寻访”法学校友调研与校史传播实践团队赴合肥市、滁州市、淮南市和南京市开展校友访谈活动。学院党委书记宋之帅、副处级组织员沈鹏、学院团委书记宋燕、团队全体成员参与本次寻访活动。
在安徽省滁州市,宋之帅带领团队成员走访了学院2013届法学毕业生、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王萌萌。王萌萌校友现任十三届全国青联副主席,安徽省青联常委,滁州市定远县定远县妇联副主席(兼职),定远县吴圩镇西孔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通过访谈,团队成员了解到她将法学智慧融入乡村振兴的故事,以契约精神破解治理难题的感悟经历以及她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参政议政、履职为民的心路历程。王萌萌校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工大学子不畏艰难、勇于担当、执着追求的奋斗故事。

在江苏省南京市,沈鹏、宋燕与实践团成员采访了学院2019届毕业生郭易。如今已成为国企纪检干部的郭易,以“油门与刹车”的平衡智慧护航发展,用“知行合一”校训指导执纪与发展动态平衡。郭易扎根企业一线,将专业素养与实干精神融合,正是工大学子对“厚德、笃学、崇实、尚新”校训的生动诠释。

在安徽省淮南市,团队成员采访了学院2020届毕业生孔凡奇。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成员探访了潘一实业集团的展览馆、工厂和淮上渡口,实地感受到了科技将煤矸石“变废为宝”的过程和文旅融合中的创新智慧。孔凡奇将法学知识从课堂带到乡野,深刻展现了“基层是法学专业的最好课堂,服务群众是青春最美的注脚”。

寻访期间,团队成员还采访了学校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徐开俊、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队长佘盛然。两人在采访中分享了他们从学生到老师身份的转变过程中的挑战与收获。通过采访,团队成员深刻了解到两人选择赴边远地区支教的初心与使命,感悟到了工大学子扎根基层一线、服务教育振兴的挺膺担当。


本次优秀校友寻访活动的成功开展,进一步增强了校友与母校间的情感联结,强化了校友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更好地延续了师生情、校友情。同时,也激励文法学子向榜样和先进人物看齐,拼搏进取、奋勇向前,立志成为德法兼修、明法笃行的高素质法治人才。
(宋燕/文 综合/图 钟敏/审核)
责任编辑:周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