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至22日,建筑与艺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黟县西递、屏山开展测绘实践,探寻古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
走进千年村落,触摸历史肌理。西递、屏山是皖南古村落代表,承载着徽派建筑精髓与徽州文化记忆。团队调研了村落格局,通过操控无人机理解西递棋盘式街巷、屏山带状形态及徽派建筑与自然的交融。队员漫步其间,感受古村落作为“活态文化遗产” 的厚重与珍贵。解密古建密码,守护文化基因团队聚焦单体建筑调研,对屏山有庆堂、舒氏民居等重点文保建筑分组进行室内微环境测试,分析徽派建筑“四水归堂”“高窗通风” 等构造智慧对室内热舒适性的影响。此外,还通过激光测距仪、全站仪等工具,精确测量建筑的梁架结构、雕刻纹样、构件尺寸,绘制建筑剖面图与细节详图。联动文旅部门,共绘活化蓝图。团队与黟县文旅局展开座谈交流,当地文旅局负责人介绍了“数字古村落” 等项目的保护规划。团队结合专业优势,提出依托此次测绘成果提供古村落三维数字模型、重点建筑保护修缮技术的建议和助力传统技艺传承的初步合作构想。
通过此次实践,团队成员在以专业技术为古村落“建档画像”的同时深刻领悟到古村落保护需科技与人文相结合。未来,团队将继续完善实践成果,推动校地合作,助力传统村落在乡村振兴中守古韵、迎新生。


(石红顶 陈冠雨 许俊/文 农雪霖/图 任颖/审核)
责任编辑:侯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