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生资助服务中心组织“抗战精神溯源”和“建党精神溯源”两支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北京开展为期5天的红色主题暑期社会实践。实践团一行通过实地探访红色地标、重温革命历史,在行走的课堂中感悟初心使命与责任担当。
铭记烽火岁月,体悟抗战精神伟力。“抗战精神溯源”实践团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为核心脉络。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一件件承载厚重历史的史料与文物无声诉说着党在民族存亡关头的中流砥柱作用,让同学们深切体会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和“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清晨,天安门广场上,实践团成员与万千群众一同肃立,凝望五星红旗在庄严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内心激荡着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与对和平盛世的无限珍视。随后,团队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步入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伟人遗容,深切缅怀他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所建立的不朽功勋,深刻领悟革命领袖在危难时刻所展现的“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探寻思想火种,感悟建党精神之源。“建党精神溯源”实践团则沿着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共产党孕育诞生的足迹前行。在北大红楼这座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成员们置身于百年前的教室、阅览室,仿佛触摸到“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思想脉搏在此强劲跳动。走进李大钊故居,革命先驱李大钊同志简朴的生活环境与笔耕不辍、传播真理的身影如在眼前,其“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赤诚与“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无畏精神深深震撼着每一位成员。在《新青年》编辑部旧址,深入了解了《新青年》杂志从创刊到发展壮大的历程,以及它在推动中国思想解放、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实践团最后一站来到北京大学,在先辈们奋斗过的土地上,感受百年学府的精神传承。

此次主题实践,既是一次沉浸式的历史回望,也是一堂生动的思政大课,更是学校深化实践育人、创新思政教育形式的生动体现。青年学子通过零距离触摸红色印记,以脚步丈量历史,以心灵感悟伟力,对抗战精神、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有了具象而深刻的理解。实践团将以此次实践为新的起点,自觉将红色血脉融入青春奋斗,以扎实学识与创新实践勇担强国使命。
(李茂茂、陈凤舞/文 欧前程、祁博祥/图 邹佳莹/审核)
责任编辑:侯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