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学校主页

多彩校园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多彩校园 > 正文

推荐新闻
本月热门
微电子学院“探寻苏氏子孙马灯的传承—从非遗保护到乡村赋能”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安徽芜湖开展实践活动

日期:2025-07-11  稿件来源:微电子学院  

图文

近日,合肥工业大学微电子学院“探寻苏氏子孙马灯的传承—从非遗保护到乡村赋能”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百花村开展实践调研活动。团队通过实地走访、访谈交流、亲身体验、问卷调研及对策研讨等多种形式,深入探究“八都苏子孙马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为其保护创新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贡献青年智慧。

实践团队首站走进苏氏宗祠,重点采访了非遗传承人苏良金、苏良民两位老人。据传承人介绍,“八都苏子孙马灯” 起源可追溯至北宋时期,结合当地农耕信仰与祭祀习俗创制而成,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其功能兼具双重性,既保留着祈福消灾的原始属性,又逐渐发展成为春节期间极具观赏性的民俗表演,是百花村及周边地区鲜明的文化符号。

第二站,实践团队与百花村党支部书记苏木兰展开专题访谈。苏木兰结合泛黄的族谱与马灯老照片,详述“苏氏子孙马灯”的历史渊源及传承保护现状。随后,在苏良明的悉心指导下,团队成员换上刺绣马灯服饰,亲身学习“走十字” 等基础阵法。 在反复练习中,成员们深切体会到这项千年非遗的独特魅力与传承难度。

第三站,团队成员分四组赴湾沚区商场、公园、广场开展问卷调查,共收回231份有效问卷。调研发现,年长者对马灯记忆深刻,部分年轻人则“听说过但未亲见”。这一结果让团队明确,非遗传承的核心挑战在于,需在坚守传统内核的同时,创新传播方式以吸引青年参与,让古老技艺真正 “活”在当下。

最后一站,实践团队在老一辈传承人的带领下走进八都苏村,实地探访村落发展现状。村中呈现出鲜明的新旧交织特点:马灯展览馆与专用表演舞台正加紧施工,未来将成为展示马灯艺术、开展传承活动的重要阵地;而留存多年的古老台阶与传统院落,静静矗立在街巷间,见证着村落的岁月变迁。随后,团队与百花村相关负责人组织开展研讨会议,结合前期调研资料,深入剖析“八都苏子孙马灯”传承面临的场景限制、传承人老龄化和资金不足三大难题,并从技术赋能、传播创新、教育渗透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让青年学生深入了解了非遗传承的现实困境,更以青年智慧为“八都苏子孙马灯”的保护与创新贡献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团队以青春热情赋能乡村文化建设,彰显了当代大学生服务地方文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责任与担当。当古老的马灯文化与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深度融合,非遗传承的薪火必将照亮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

(叶青青 刘轲/文 刘昊 陈熙羽/图 张发宇/审核)

责任编辑:夏瑞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