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学校主页

多彩校园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多彩校园 > 正文

推荐新闻
本月热门
化学与化工学院赴阜阳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日期:2022-08-03  稿件来源:化学与化工学院  

图文

7月16日至21日,化学与化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安徽阜阳市,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调研。

团队分别到阜阳市规划馆和非遗保护中心参观学习,认识了阜阳剪纸技艺、杜氏刻铜、界首彩陶、临泉毛笔等一系列当地知名的非遗文化。在规划馆,展现出的是继承与发展并存的城市发展大局观,既有对传统文物技艺等文化的宣传与保护,又有对城市未来现代化建设的展望。在非遗保护中心,呈现了传承与创新共同推进发展的理念,通过数字科技化展示非遗,将现代科技融入到非遗文化宣传中。

阜阳当地文物古迹众多,团队来到了程文炳宅院、明清苑、管鲍祠,感受传统古建筑中的文化积淀。坐落于程文炳宅院中的民俗博物馆中,阜阳剪纸、杜氏刻铜等作品颇为丰富,整个博物馆布局环环紧扣,对文物的介绍详细透彻。明清苑中陈列着传统家具、雕刻装饰、佛像等诸多文物,透露出的浓厚的文化气息。管鲍祠是为了纪念管仲和鲍叔牙而建立的祠堂,于1986年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殿内外均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为亲身体验非遗文化的传承,团队分别到南京路第二小学、颍上县三八社区进行学习。在阜阳剪纸传承人葛庭友老师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学习了剪纸技艺,了解了阜阳剪纸的发展与传承情况。通过这面对面交流学习,大家对阜阳剪纸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希望以后多组织活动以推进对阜阳剪纸的传承。

在灯笼制作非遗传承人蔡国成爷爷的指导下,团队了解了宫灯以及宝塔灯的制作技艺与发展史,并学习了灯笼骨架制作以及灯笼糊纸的相关知识,亲身体验灯笼的成型工序。蔡国成爷爷三十年来不断创新灯笼制作工艺,他身上那种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匠人精神让团队成员深受感触。

随后,团队还到颍东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了非遗文化和红色党史进课堂活动。队员向小朋友们介绍了非遗小知识以及阜阳地区的非遗文化代表,引导他们树立传承文化和保护非遗的意识。成员还向小朋友们介绍了中共一大背后的故事,通过视频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发展情况以及革命先辈们的卓越贡献。最后的合唱《我和我的祖国》中,孩子们虽然歌声稚嫩,心中种下的红色种子已经在茁壮成长。

本次“三下乡”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团队通过参观文化展馆、文物古迹,与非遗传承人交流学习,切身领悟到非遗文化的魅力。大家纷纷表示,会用实际行动为文化强国贡献绵薄之力,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房虹姣 产胡阳/文 于靖波/图 张金锋/审核)

责任编辑:卫婷婷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