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晚,文法学院在翡翠湖校区翠九教103教室进行了古琴课程第十五期汇演,以线上线下相同步的形式,为大家带来一场美妙的视听盛宴。
汇演以一曲《良宵引》为开端,以诗寄情、以景抒怀,引入意境,传承千年文化;演出中段结合社会热点,以琴曲声援抗疫,《我的祖国》《礼仪之邦》《满江红》等抒发对祖国的真挚热爱和战疫必胜的决心;汇演最后联系当下,展现大国情怀,《我和你》《沧海一声笑》等既展现华夏民族千年不断的深厚文化底蕴,亦体现新时代东方大国对世界的态度——命运共同体。
自古琴演奏课开课以来,授课教师吴晶遵循“能力导向的一体化教学体系”原则,不断探索和优化教学方式,将人文素质培养、课程思政融进课堂,激发并展现同学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抚琴养德,以正人心,是谓“德育”;学习并传承国乐文化精粹,从零开始学习一门技艺,是谓“智育”;培养国乐鉴赏能力,通过课堂内外教学活动、汇演等活动,提升审美能力,是谓“美育”;发挥同学们自主能动性,琴班值班、卫生打扫、汇演前的准备工作等皆由同学们自主协作完成,是谓“体育”和“劳育”。力图做到“五育并举”。
古琴课程开设至今已有七年,汇演举办了十五期,一直得到学校各部门的支持,并受到同学们的欢迎。学员利用课余时间勤学苦练,克服困难,互帮互学,并在保证琴曲的完整度的同时,通过创意编排,加入新元素,如其它乐器、诗朗诵、舞蹈、戏剧等内容,让传统文化在融合碰撞中得到传承和创新。古琴课程虽然课时少,但教学要求高,任务重,教师精心授课,学生学琴热情很高。同学们在《习琴心得》中表示,古琴班是个非常温馨的大家庭,让自己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与快乐,在弹奏古琴时会忘却所有的琐事与烦恼,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惬意。
古琴汇演是文法学院党史学习的内容之一。通过古琴课程,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增强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更坚定了理想信念。未来,古琴课程必将吸引并影响更多的同学,感受古琴的魅力,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陈燕/文 张静茹 李泽秀/图 顾安祥/审核)
责任编辑: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