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学校主页

多彩校园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多彩校园 > 正文

推荐新闻
本月热门
电物学院、微电子学院志愿服务委员会举行 “志敬青春·物理课堂”系列活动

日期:2019-12-10  稿件来源:  

图文

2019年12月,合肥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学院、微电子学院举行“志敬青春·物理课堂”系列活动。

12月4日下午,万小店社区服务中心对学院新风社的志愿者展开了相关助残培训工作。培训主要讲述了什么是残疾人?残疾人的分类有哪些?我们该如何对待残疾人?三方面的内容以及与残疾人相关的政策。培训中,志愿者们聚精会神、认真记录。通过此次培训,志愿者们学习了残疾人相关的专业知识,为志愿活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2月7日,学院以“志敬青春·新风社区”为主题,在廿埠社区开展了志愿者敬老服务活动。10个志愿者分成了5个小组,各自前往老人家里提供帮助。爷爷奶奶们都非常的热情。志愿者们帮助老人们打扫完卫生、洗菜,之后便和老人们聊起了天,老人们看到志愿者们都纷纷回忆起了自己的青年时代,有的老党员还给志愿者们讲授他们的经历,志愿者们收获良多。2个小时后,志愿服务就结束了,老人们都特别感谢志愿者们。

当日上午,学院志愿服务委员会联系学院党支部共同开展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背景,物理课堂支教志愿活动。志愿者们来到名邦广场阅读空间进行物理课堂系列活动第二期“走进纸的世界”的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孩子们了解纸的种类、用途,体验纸艺的创作乐趣,并意识到节约用纸的重要意义。活动中孩子们仔细聆听着志愿者老师讲述有关纸的知识,也积极举手给大家介绍自己节约用纸的方法,并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亲自上手折出自己的空中之王纸飞机。

当日下午,新风社的7名志愿者前往水晶城阅读空间开展了“格物穷理·志敬青春”物理课堂第三期:非牛顿流体志愿活动。志愿者首先用提问的方式提问物质有哪几种状态,引出了物质的三态,并且先介绍物质各种状态的大致特性、属性,然后给出各种生活中的物体,让孩子们判断其状态。并且通过小实验:三个气球内装三种状态的物质,进而加深了孩子们对物质三态的了解。最后志愿者通过提出疑问的方式引出了既有固态性质又有液态性质的非牛顿流体,并制作了非牛顿流体,让孩子们充分感受了非牛顿流体的特性。新风社还有4名志愿者来到汇林园小区一位残疾老人的家中。老人由于身体不便躺在床上,数名志愿者们则亲切的坐于床边,从家乡到亲人到风俗信仰,交心而谈。随后,志愿者们开始帮忙清扫房间。在志愿者们的努力之后,房间整洁,窗户明亮洁净,窗台一尘不染,老人也开心的夸赞。

12月8日上午,10名志愿者到达一六八小学进行志愿活动“神奇的压强”。在正式开始实验之前,主讲志愿者以地铁站黄线作为开场,让小朋友们认识压强,然后开始实验。主讲依次做了吹乒乓球、纸张的实验。在小朋友们自己动手做实验的环节中,小朋友看到了一些神奇的现象的时候,会主动询问问志愿者们,志愿者们也耐心地给他们解释。在活动的最后,志愿者们送给了小朋友们气球和糖果,希望他们能从这节课上感受到物理的乐趣。

12月8日下午,志愿服务委员会的4名志愿者们到达名邦广场,开展了“格物穷理·志敬青春“物理课堂第六期—毛细现象“志愿活动。活动初始,志愿者借实验视频与相关问题向小朋友们介绍了毛细现象的基本表现,紧接着的“蛋糕托开花“实验则进一步激发出小朋友们的兴趣。在该实验中,志愿者帮助小朋友们完成实验,使小朋友们亲身观察毛细现象并对其有更好地理解。随后志愿者进一步解释毛细现象的内涵并提及相关应用。此次活动借毛细现象提高了小朋友们的动手及观察能力,提高了孩子们探索物理的热情,使孩子们乐于善于发现身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该院开展“格物穷理·志敬青春”物理课堂系列活动,与学院党支部进行联系,积极促进志愿服务深层次,多内涵发展。电物学院、微电子学院鼓励广大青年学子努力践行雷锋精神,发挥博善乐助志愿风格,在全院范围内形成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志愿实践热潮,打造志愿电物!

(叶青青/文 叶青青/图)

编辑:王秀芹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