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乡村生活的跨越式发展,探寻农村产业振兴战略布局,7月18日—26日,建筑与艺术学院暑期“三下乡”团队来到了安徽省祁门县安陵镇进行实地调研。
在安陵镇政府团队一行开展了有关安陵镇社情民情的采访调查。据安陵镇党委委员倪再胜介绍,由于安陵镇地处牯牛降支脉,茶叶的种植具有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种植历史悠久。上世纪安陵镇在改革开放政策号召,全面推进了农村种植产业的发展进程,采取了更完善的农田承包方案,调动了茶农种茶积极性,引进高技术含量的机械采茶设备节约劳动力,提高采茶效率。伴随茶叶产业提升,乡村各项基础建设日趋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小集镇建设初具规模,各项创建规划逐步实施。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安陵镇全年茶叶收入占农民人均总收入的四分之一左右。
倪再胜表示,改革开放后乡村建设要因地制宜,依据当地的景观优势,安陵镇乃至祁门县大力发展旅游业,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据当地政府介绍,安陵镇受外地企业资助已成为矿泉水采集源头,将本地的山泉水包装制作销往全国,一定程度上提升当地经济水平。
此外,调研团队为深入了解村民对当地经济运行模式的理解认知情况,开展了实地走访与问卷调查的活动,内容涉及红茶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当地旅游景区游客的真实感受与意见建议的采集,以上活动得到了当地群众的积极响应与热情支持。
通过调研,团队成员对于改革开放后祁门县的跨越式发展有了更深的了解,深刻感受到了红茶产业与旅游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裨益以及相关政策扶持的重要性,相信祁门县能依据政府政策,结合当地的地理优势,将种茶业与旅游业作为全县发展的基点,将改革开放政策不断深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