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化学与化工学院赴安徽灵璧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团于灵璧县文化和旅游局对灵璧大鼓传承人赵明利老先生进行深入专访。
专访伊始,赵老先生便为团队成员们演奏了一段精彩的灵璧大鼓经典桥段。他一边摆放鼓架、大鼓等表演器具,一边讲解道“大鼓书讲究的就是片哑鼓响,大鼓一响就得将听众带入表演内容之中。”说罢,赵老师整顿起身,摩挲鼓面后击鼓定场,而后敲起鼓板唱响经典。在赵老师表演过程中,同学们感受到灵璧大鼓明快有力的节奏和韵味悠长的唱腔,体会到其丰富的内涵与独特的魅力。
表演结束后,赵老先生向同学们讲述了他与灵璧大鼓相伴一生的故事。从他的叙述中同学们了解到,他自16岁接触到灵璧大鼓至今已经过去60余年,灵璧大鼓伴随着他的成长、成熟和衰老。“当时我们表演大鼓就像和尚化缘一样,是一种谋生的手段,练好这门手艺,吃穿基本上都不用发愁了。”通过表演灵璧大鼓,他支撑起了一家六口人的生活并且将两个孩子送入大学。“可以说是灵璧大鼓给了我生命和生存的空间。”听过赵老先生的感慨,同学们深受触动,真正体会到此项民间技艺的由来。
在访谈与交流中,同学们真切体会到灵璧大鼓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一种表演,更像是一种文化符号,一种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记忆。而此次实践活动则有助于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感悟非遗魅力,坚定文化自信,担当时代责任,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