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7月18日——24日,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天使助福”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安徽省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在实践活动中,团队以“百年五四新时代,助力特教梦不停”为主题,通过追溯文化、艺术教育、多方采访、送教下乡等多种形式,系统、全面、深入地探寻特殊儿童的逐梦历程和未来发展方向。
7月18-20日,团队先后采访了宿州市特教中心教师任晓露,宿州市青少年宫办公室主任朱辉、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教务主任李长青、宿州市港利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王珊等一批优秀的特殊教育帮扶者。他们分别向团队介绍了从事特殊教育事业帮扶工作以来,特殊儿童所取得的优异成绩以及多年来国家相关的帮扶政策,细数了近年来宿州市特殊教育的丰硕成果。
7月20-22日,社会实践团队走访了部分孩子的家长,天才少年赵旺盛的叔叔、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顾脑瘫患儿龙龙的妈妈、即将前往特教中心上学的特殊儿童凯亚的妈妈、每天坚持教导女儿维嘉走路的妈妈以及每天带孙女筱桐练习葫芦丝的爷爷。他们虽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和经历,但在谈及自己的孩子时,都表达了对帮助他们的老师和特教工作者的深深感谢。他们很开心孩子有属于自己青春梦想,也分享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艰辛历程。同时,家长对特殊儿童的悉心呵护,让团队感受到家长们对孩子不抛弃、不放弃的顽强精神和给孩子提供特殊教育的重视和支持。

7月22-23日,队员们走访了多年来对特殊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的爱心志愿人士,分别走访了宿州市文化馆馆长李玲、宿州市文化馆葫芦丝教师徐玲等,听取了他们与特殊教育事业的故事,团队也邀请到了合肥工业大学篮球教师阮永福到宿州对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女篮队员进行现场指导。团队成员通过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了社会各界对特殊人群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帮助和支持。此外,团队成员观摩了徐玲老师培训盲童吹葫芦丝的课程,欣赏了盲童的音乐表演。团队成员深切感受到了宿州特殊教育发展中的点点滴滴,感受到特殊儿童身上那自立自强、追逐青春梦的昂扬斗志,感受到了国家、社会、个人对于特殊儿童的爱心和帮助。

7月20-24日,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特殊儿童的生活状态,团队成员还多次参与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的送教下乡活动。在与特殊儿童交流中,孩子们积极乐观的心态、坚强不屈和永不放弃的精神感染着团队的每一个人。团队走进特殊儿童家庭,实地了解了孩子们的生活环境,了解特殊孩子们的身体状况和教育情况,聆听特殊儿童与特教老师之间的动人故事。
据悉,这是该院第三次赴宿州特教中心开展“天使助福”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特殊儿童散发的青春光彩和顽强精神,提高了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探究社会的能力,培养了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勤于实践、勇于探索和精诚合作的精神,对今后的大学校园生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