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学校主页

媒体工大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媒体工大 > 正文

推荐新闻
本月热门
【理论宣传研究】开拓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支柱、新赛道

日期:2023-02-23  稿件来源:党委宣传部  

图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优化产业政策实施方式,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我们要牢牢抓住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的机会,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尤其是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努力开拓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支柱、新赛道。

实施协同创新行动,开拓战新产业新需求。协同创新是开拓战新产业新需求的内在要求。其一,协同创新通过对接优势资源,促进人才、技术、资本、设施、装备、空间、信息、市场等要素的共享、交流与互动,形成创新要素的互补效应。其二,协同创新充分调动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组织实施深度合作和开放创新,加快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以及创新链各环节之间的技术融合与扩散,形成创新主体的互补效应。安徽要实施制造业协同创新行动,推动创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省制造业创新中心,落实重点产学研合作项目,建设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布局量子科技、航空航天、生物制造、先进核能等产业。

实施数字赋能行动,催生战新产业新业态。数字赋能是催生战新产业新业态的时代底色。数字技术的广泛使用,不仅使传统产业之间的技术关联更加紧密,还能推动产业之间的供需关联,从上下游分别延伸产业链。安徽要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领航链接,支持龙头骨干企业牵头实施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坚持“一区一业一样本”建设数字化改造区域样本;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普及工程,推广应用数字化软件服务包,推动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应用和改造;支持奇瑞“海行云”、海螺“云工”创建双跨平台,打造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入实施“中国声谷”创新发展三年行动,力争“中国声谷”入园企业超过2000家、营收达到3000亿元。

实施质量提升行动,打造战新产业新高地。质量提升是打造战新产业新高地的重要保障。其一,质量提升有助于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缓解产能过剩与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双重压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二,质量提升有助于缓解发达地区高端堵截与省内各市后发追赶的“前堵后截”,加快培育形成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产业竞争力。安徽要实施“工业精品”提升行动,办好工业设计大赛,培育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实施民营经济上台阶行动,培育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倍增行动,建立完善选育、赋能、壮大机制,争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

实施降本增效行动,塑造战新产业新优势。降本增效是塑造战新产业新优势的根本前提。安徽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关键环节建链、补链、增链、强链活动,加快智能语音产业园建设,重点培育智能语音“平台—人才—技术—资本—推广应用”,电子信息“屏—芯—器”,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整机生产—示范应用”等若干条全产业链条;全面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落实国家、安徽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落实“亩均英雄贷”;坚持降成本、抓改革、强管理,持续提高制造业整体效益水平;持续降低企业用能、用水、用地、用工及物流成本;深化亩均效益改革,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增长10%以上。

实施绿色发展行动,强化战新产业新生态。绿色发展是强化战新产业新生态的重要动力。绿色制造是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有利于推动工业发展方式由“高增长高污染高消耗”向“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益”转变,形成发展新动能,实现国家“双碳”减排目标。安徽要落实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3.2%左右;坚持走低碳发展之路,走绿色制造之路,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和节能环保提升行动,力争培育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20家、省级绿色工厂60家以上;走集约循环之路,加快国家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省建设。(作者: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洪进)

原载于《安徽日报》思想周刊2023年01月31日06版

原载链接:https://szb.ahnews.com.cn/ahrb/layout/202301/31/node_06.html#c956877

责任编辑:刘红平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