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学校主页

媒体工大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媒体工大 > 正文

推荐新闻
本月热门
【人民网】科研一线的“拼命三郎”——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合肥工业大学教授杨善林

日期:2020-05-06  稿件来源:  

图文

合肥工业大学供图

4月15日,火神山医院正式休舱闭院。

得知这一消息后,72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合肥工业大学教授杨善林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位老人带领其团队从大年初一至今一直奋战在实验室里,攻关出的“硬核”技术最终被应用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大型医院,有力提升了“战疫”效率。

“国家需求在哪里,我的研究方向就在哪里”,40余年来,杨善林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初心。

“最大的追求莫过于此”

岁末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大江南北。千万奋斗在“战疫”一线的白衣天使不仅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自身生命安全也面临着风险。

“疫情期间,我的任务之一是对接阜阳片区,经常在合肥和阜阳两地之间奔波。在返回合肥的半途接到求助电话,又返回阜阳是常有的事情。”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赵卉的经历,不少医生都深有体会。

由于和安徽各大医院保持着密切沟通,杨善林和其团队及时掌握了医生的相关诉求。如何在准确诊疗的前提下节约医生时间、降低医生面临的风险,成为杨善林科研攻关的重点。

为了尽快摸清实际需求和技术瓶颈,杨善林带着团队大年初四就来到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当时不少人都劝我不要到医院去,但是如果不去,怎么能摸清楚医生的需求,怎么能掌握第一手的资料。”杨善林说。

经过在医院的多轮深入调研,系统的架构、研发和实施方案很快被确定下来。

大年初八那天,杨善林带领团队与合肥德铭电子公司联合研发的基于云的智能移动新冠肺炎防控远程交互服务系统,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等疫情防控一线成功应用。

随后,团队联合卫宁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迅速将移动远程会诊技术应用于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等武汉疫情防控最前线。

这套系统能够实现隔离病房患者、病区医生和异地指导医生的移动远程交互与医学影像、医学文本、电生理信号等多模态数据交互。

“系统投入使用之后,我在合肥就能直接和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医生进行会诊。”赵卉说,这套系统有效降低了医护人员交叉感染概率,减少了医疗资源消耗,提高了救护效率。

系统的快速应用源自团队数十年来打下的坚实基础。多年来,杨善林带领团队始终面向国家的重大需求凝练科研方向,埋头科研攻关,在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工程、空天系统工程、医疗与健康工程等领域都取得了丰硕成果。

“能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应用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最大的追求莫过于此。”杨善林说。

“我要追赶错过的时间”

“想找杨院士很容易,只要没出差,不在实验室就在办公室”,在合肥工业大学,杨善林有个称号——“拼命三郎”。

许多同事和同学对他的“拼”,有着深刻印象。“去年杨院士不慎跌坏了胳膊,但他依旧每天在实验室工作。看着他打着石膏的胳膊,我们都非常担心,但无论怎么劝,他都不肯休息。”合工大管理学院研究员李霄剑告诉记者,每年吃过年夜饭,杨善林就会来到实验室继续工作。

杨善林的“拼”,和早年经历有关。青年时期,杨善林务过农,当过工人,虽然内心始终怀揣着对科研工作的向往,但一直未能如愿。1978年,30岁的杨善林成功考取了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正是从那时起,“我要追赶错过的时间”就成了杨善林的口头禅。

1992年,网络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个新鲜词。为了承担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安庆分公司将网络技术引入企业管理的重大课题,杨善林每天骑着自行车在校园里张贴海报招募人才,最终成功组建了一支跨学科团队。

凭着“拼命三郎”的劲儿,杨善林带领团队开启了我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论研究与系统开发工作。而这套光纤系统网络图,是杨善林夜以继日,花了20多天时间,趴在床板上一点点画出来的。

“我们经过3年科研攻关,国内首个企业管理局域网终于建成了。”据杨善林介绍,这也标志着中国企业管理步入计算机网络管理时代。

“是院士,更是老师”

2013年,杨善林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面对铺天盖地的赞扬,杨善林十分平静。

“我不会因为当选院士而改变。在我看来最重要的事,还是当好学生们的老师。”虽然科研任务繁重,但对于自己的学生,杨善林总是悉心指导。他门下的不少学子如今已经成为各行业的领头人。

“老师对我们十分严格。论文中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出错,也会被指出。但正是这种严谨和认真的科研精神,令我受益终身。”合工大管理学院院长胡笑旋谈及导师的认真,印象深刻。

在科研工作上,杨善林对待学生严肃认真,但在生活中,他又有着十分温情的一面。

“遇到困难的同学总是会收到老师送来的慰问。每逢新春佳节,老师总会安排没有回家的学生一起聚餐。不少家庭困难的同门买房子,老师也出了钱。”胡笑旋说。

在杨善林的带领下,其团队近十年来为中国的管理学科培养了数百名硕博士研究生,输送了一大批高层次创新型管理人才。

团队“理论研究要源于实践、高于实践”的科研文化,不仅在老中青三代科研人员中接续传递,更在科研一线的磨炼摔打中培育出一代代青年学子。

原载于人民网2020年4月30日http://ah.people.com.cn/n2/2020/0502/c358266-33991764.html?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责任编辑:夏瑞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