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学校主页

媒体工大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媒体工大 > 正文

推荐新闻
本月热门
《科技日报》 出成果靠人才,快转化也靠人才——合肥工业大学培养新型科技人才的实践

日期:2011-06-29  稿件来源:  

图文

6月14日,安徽滁州市委书记韩先聪、市长江山亲自带队的“百户企业01高校行”活动暨2011滁州市与合肥工业大学产学研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合肥工大举行。随行而来的企业家一面忙着在学校发布的科研成果中淘宝,洽谈项目合作,一面对合肥工大的创新人才也表现出莫大的兴趣。

作为安徽唯一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建校65年来,合肥工业大学坚持“以服务求发展、以贡献求发展”,提出并大力倡导“把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到工程中、成果转化在企业里”,在服务行业的同时,积极为地方的科学发展、全面转型提供智力支撑。

把成果转化在企业里

对于合肥工大2009级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研究生王中立来说,在正式成为研究生之前的一段经历叫他终身难忘。2009年暑假,研究生还没正式报到的王中立就被派往广东佛山实习,为入学后承担“耐热型浸塑PVC的研制”课题做前期准备。

“大学学到的东西都是概述型的,而研究生阶段则要面对企业,把知识转化成能力,把论文写到产品上。”合肥工大鼓励教师和学生深入“一线”为企业发展服务,通过强化教师“出国进修、国内访问、到大中型企业挂职”三种经历,强化教师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推进自主创新、服务经济建设的工作,分解到教师的绩效考核、成果评价、职称岗位聘任以及目标管理等方面,并建立了相应的激励机制,将服务企业发展的成效纳入教师的科研评价系统;同时充分发挥选派到省内外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特派员以及驻外科研机构作用, 推进科技成果与企业创新的融合。

这些政策,调动了广大教师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近年来,学校先后派出上百名专家教授及其研发团队,作为企业科技特派员入驻合芜蚌等市企业,全面开展同企业的科技合作。近年来,学校与合肥锻压、蚌埠丰原、江淮集团、奇瑞汽车等企业联合承担了多项重点科研项目,在大型机床、生物质油、汽车装备、航空显示材料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国际国内一流水平重大科技成果。

合肥工大在坚持为地方工业发展服务的同时,高度重视自主创新成果转化环节,他们在构建完整科技创新链,加强科研中试基地建设,缩短成果转化中间环节的同时,探索与企业共建自主创新的中试基地, 这些中试基地大大缩短了自主知识创新成果转化时间,在为学校和企业的自主创新和科技产业化赢得了先机。

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通过深入企业,认真分析创新型科技人才应具有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要求,合肥工大先后研究制订了学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学校最新版教学计划的制订,也要求有2个以上企业、科研院(所)或用人单位专家的审阅。

为加强工业人才的创新教育,合肥工大还成立创新学院,开办了实验班,该班学生从全校优秀新生中选拔,单独制订教学计划。根据行业需求,开展不同形式的“订单式”培养。学校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奇瑞学院”,首期开办“奇瑞班”,招收51名学生;为满足江淮汽车集团研发新能源汽车的需要,学校还选拔了23名二年级的硕士生,提前进入江淮汽车集团就业。

学校围绕地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瞄准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公共安全、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光伏能源、新型显示技术等新兴产业开展了战略预研,取得了一批技术储备。同时,学校根据安徽人才需求趋势,新设了测绘工程、软件工程、景观学、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物流管理、交通运输等6个本科专业;根据国家新兴产业的需要,获准开办的物联网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飞行器制造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等本科专业,也将于2012年前开始招生。

合肥工大相继在江淮集团、中国第一拖拉机厂等企业建立了近200个校外实习基地,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全校2万多本科生实习得以顺利开展,保障了教学的平稳高质量运行。学校还利用产学研用合作优势,模拟企业生产实际,建立校内准工业化的生产线和创新实验室(中心),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啤酒生产线等一批校内准工业化的生产线和实验室(中心)的建立,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保障。

通过服务地方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实践,合肥工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明显提高,创新与创业意识显著增强,全校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人数逐年递增,在全国、省级学科竞赛中连获佳绩。2008年来,学校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奖622项,参与学生人数2310人。其中2010年获奖数达293项,参与学生人数1050人。

日前,第二届全国高校环保科技创意设计大赛在广州落下帷幕。由合肥工大化学工程学院选送的作品《缓(控)释肥料专用粘土—高分子包膜材料的制备》在参与了来自全国49所985高校和211高校的473支队伍角逐后,在大赛中获得银奖。

(《科技日报》6月27日创新周刊 作者:吴长锋)

原文地址 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81/kjrb/html/2011-06/27/content_109035.htm?div=-1

编辑:赵亚运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