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上午,砼创民族星空辅导员工作室在逸夫楼1009会议室召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研讨会,工作室和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全体辅导员老师参加研讨。
工作室负责人、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李丽鹏主持会议。研讨会上,徐佳老师领学了9月11日教育部、国家民委、共青团中央在云南昆明召开的关于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推进会的会议精神。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就切实抓好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各项重点任务作出部署。一是把党的领导贯穿教育全过程,把增进共同性作为前提和方向,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既面向民族地区也面向其他地区普遍开展,与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有机融合。二是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固本强基作用,纳入各级各类学校教学计划,系统构建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发挥实践活动的引导激励作用,依托各类育人基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发挥文化环境的隐性润育作用,立体呈现意蕴厚重、内涵丰富、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全面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发挥网络育人的最大增量作用,通过同步课堂、双师讲堂等推动各族学生“同上一堂课、同唱一首歌、同读一本书”;发挥广大教师的立教之本作用,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深化思想认识,增强育人能力。三是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关于加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指导意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完善体制机制,防范化解风险,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格局,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扎实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之后全体成员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立足本职工作深入开展交流研讨。
地力胡马尔老师谈到作为高校辅导员,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坚持将“五个认同”,“四个与共”融入日常教育工作中。伊斯坎达尔老师认为高校辅导员应该要善于用社会实践活动来促使各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进意识,重点在于充分利用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利用边疆地区的红色资源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资源,引导各族学生更主动更深入理解和掌握铸牢中华民族的意识的内涵。王锐琴老师则认为要充分发挥三全育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积极作用,既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也要融入到入学教育、军事训练、课程设计、社会实践等环节。李旭丹老师认为做好高校大学生民族团结工作要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主题讲座、座谈会、精准帮扶、文体活动等为载体,利用暑期三下乡、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等机会积极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教育。左能老师指出高校铸牢共同体意识教育成效在于思政教育开展是否充分扎实,在于能否切实增强各族同学对伟大的党、伟大祖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根本路径在实践载体的融合创新,旨在播种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研讨结束后,李丽鹏在总结发言中谈到,学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加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新时代高校教育工作的重大战略课题,是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辅导员老师要牢牢把握高校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面临的难题和挑战,结合工作实际,既要发挥制度创新的保障功能,夯实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的载体作用,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和研究生导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各民族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优化教育体系,夯实思想基础,强化工作理念和增强实践能力,将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辅导员老师要注重自身民族政策理论宣讲能力的提升,通过小班辅导、主题班会等载体形式激发学生内驱力,积极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此次专题研讨让与会老师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更深的认识,大家辩证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策略和路径,积极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贡献智慧力量。
(徐佳/文 吴泽城/图 李丽鹏/审核)
责任编辑: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