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上午,“e路同行”网络德育工作室在学工北楼202会议室组织开展“e成长”工作论坛,党委学生工作部(处)部长钟小要及相关部门科室负责同志、工作室全体老师参加会议,由工作室负责人、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鲍丽娟主持会议。
鲍丽娟对新加入工作室的成员表示欢迎,并就工作室自2020年成立至今的工作开展情况、取得的成效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工作室未来建设进行展望。希望工作室全体成员继续对接互联网新常态下思政育人工作的重难点,按照坚持“一条主线”,面向“两个重点”,实施“三项计划”,打造“新媒体+N”工作模块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努力实现网上网下育人“双循环”“双促进”。
钟小要对工作室在前期网络育人工作中的积极探索和工作实效进行了肯定,他表示,辅导员工作室是学校加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辅导员工作交流、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阵地,学生工作研究和实践创新的重要平台,希望工作室能聚焦入脑入心,继续发挥好思想引领、价值取向、舆论导向的积极作用。最后,他针对工作室的建设发展提出三点工作建议,一是工作实践要突出“三个高”,即工作站位要高远、理论研究要高深、工作水平要高超;二是工作特色凝练要突出“四个力”,即要加强教育引导力、协同联动力、育人服务力和成果影响力;三是建设品牌效应上要突出“五个重点”,即着力在团队建设、项目开展、沟通交流、工作研究和成果产出上下功夫,切实把工作室打造成学校网络育人的知名品牌。
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陈树海强调,思政工作者要从“两个大局”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机遇新变化新特征,要从政治站位上充分认识到网络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不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打造思政品牌,形成思政工作案例。面对学生多元化诉求,要积极回应学生关切,网上网下双轮驱动来做好学生思想引领工作,共同营造清朗健康的网络舆论空间。
在微分享环节,党委学生工作部网络信息管理科雷磊、管理学院辅导员王天奇、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辅导员王冠英分别从网络文化作品创作产出、短视频制作、网上网下育人协同等不同角度,结合自身网络育人工作经验,进行了主题分享。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辅导员郭子骁、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郑世豪代表工作室新进成员进行了交流发言。
“e成长”工作论坛是“e路同行”网络德育工作室常态化开展工作交流学习培训的重要平台,旨在整合校内外各类平台和资源,全面提升工作室辅导员老师的网络育人工作能力,助推思政育人高质量发展。
(王冠英/文 明理苑/图 鲍丽娟/审核)
责任编辑: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