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11日,材料学院材料物理系骨干教师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专场学术交流活动。2016级材料物理专业全体学生及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在“学术交流周”活动中,学院副院长张博教授结合个人学习和科研经历,阐述了专业教育与行业自信,并就非晶体材料方向进行了专业解读;项宏发教授就其当前研究方向,作了锂电池研究的讲座,指出锂电池的结构、应用及其改良;周如龙副教授讲座主题为《Reconstructed Surface of TiO2 with Functionalities of Visible Sunlight Absorption and High Reactivity》,用遗传算法生动模拟了二氧化钛材料,并进行可行性分析;苏海林教授以“金属软磁粉芯的现状及未来研发方向”为题,详细介绍了金属软磁粉芯的特点、分类和应用,并对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孟凡成副教授围绕超级电容器展开学术交流,探讨了超级电容器的现状、应用及其产业化对比。
通过一周的学术讲座和交流座谈,同学们对诸如超级电容器、锂电池等与本专业相关的材料和产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学业导师们的科研方向和成就有了进一步了解,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和专业认同,许多同学更是对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蒙发了热情。
此次活动属于学院搭建的“大师有料”系列科研学术主题讲座活动之一,通过常态化的讲座、论坛等,创造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之间的互动交流,充分发挥“两个课堂”协同育人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动力、能力和目标等问题,鼓励理论研究和学术创新,培育优良学风院风,营造“大思政”工作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