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第三届中国宏观经济学论坛在我校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和合肥工业大学共同主办,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承办,《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编辑部、《中国经济学》编辑部、中国数量经济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大数据与政策评估实验室和香樟经济学术圈协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5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近200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蔡跃洲致开幕词,他表示,基于中国国情和发展实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政策评价框架和评价体系,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的重大时代课题。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吴华清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作出新部署,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亟需深化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实践的研究创新,优化宏观经济治理模式,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加快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张四红主持开幕式。
大会报告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蔡跃洲、上海财经大学财税投资学院院长范子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万海远分别围绕“数字经济”“财政政策”和“人工智能”等宏观经济重要议题作了精彩的主旨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郑世林主持主旨报告会。
本届论坛共收到419篇投稿论文,经论坛组委会专家评审、遴选,其中60篇高质量论文,进入宏观政策与协同治理、财税改革与效应评估、区域发展与空间治理等10个平行分论坛进行现场报告。组委会还邀请20位优秀中青年学者参与平行论坛的主持和论文点评工作,现场研讨交流气氛热烈。平行论坛讨论环节结束后,大会举行了“期刊面对面”交流会,《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和《中国经济学》编辑部围绕办刊理念、选题标准、审稿流程、投稿建议等进行了分享,并就论文写作的相关问题与参会代表进行了互动交流。我校经济学院副院长彭飞主持交流会并作总结发言。
中国宏观经济学论坛旨在加强中国宏观经济学研究,就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前沿和实践热点问题进行专题研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论坛汇聚的智慧与共识,必将为深化宏观经济理论研究、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注入新的动能,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征程行稳致远。

(韩龙艳/文、图 张炳武/审核)
责任编辑:刘红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