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讯(记者 陈婉婉 通讯员 周慧)大圆柱电池是国外车企联合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形成冲击的前沿技术,也是安徽省推动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迈上万亿级台阶的关键技术。近日,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项宏发教授研究团队在全固态电池固态电解质材料的制备与应用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为新型高性能固态电解质的设计与制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重要实例。该团队与奇瑞集团控股企业紧密合作,相关成果在半固态电池上获得成功应用,并已研发出大圆柱电池样品。
在合肥工业大学,这样的高水平合作成果层出不穷。今年6月底,该校领导班子率领一批优势学科的专家学者赴奇瑞汽车对接调研。调研座谈会上,奇瑞汽车现场发布了一批科技攻关需求,学校各学院学科负责同志现场认领,并将需求迅速传递回各个科研团队。“会后,我们团队持续与奇瑞汽车深度对接,8月初又在三个科研方向上明确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项宏发介绍。
校领导班子连续赴奇瑞汽车、阳光电源等领军企业,在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技术、集成电路等领域对接校企融合发展,携手推进有组织科研;全力建设“工大智谷”,努力打造“环合肥工大科创带”等创新生态圈……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双一流”建设高校,该校近年在搭建大平台、组建大团队、攻坚大课题,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融合发展同时,主动服务安徽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硬核”举措频出。
为更好融合优势学科,形成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合力,合工大坚持以促进成果应用为导向,服务产业发展为牵引,推动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双轮驱动”,主动增强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
“学校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加主动地为以奇瑞汽车为代表的安徽领军企业‘上门服务’,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真正把‘工大所长’与‘安徽所需’‘企业所需’结合起来,双向赋能共同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校党委书记于祥成表示,强化项目驱动,将重大科研任务与教师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紧密融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已经成为合肥工业大学全校上下的共识。
2022年12月,合肥工业大学与地方政府联合共建“工大智谷”,通过科学引进社会化专业机构,一站式做好科技型企业成长急需的金融、市场、政策、工商财税等各类服务,打造教师不出校门即可创业的支持体系。短短一年多时间,“工大智谷”已累计入驻企业团队16家,均为高新技术创新型企业。
“学校将全力推动‘工大智谷’高质量建设,努力打造‘高校—新型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三级贯通的成果孵育体系,逐步形成‘环合肥工大科创带’‘合肥工业大学创新港’等创新生态圈,更好助力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校长郑磊表示。
原载于《安徽日报》11月11日8版
原文链接:https://app.ahnews.com.cn/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1059408.html?isDigital=true&isShare=true